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47篇
  免费   4178篇
  国内免费   7218篇
化学   34388篇
晶体学   1909篇
力学   2201篇
综合类   317篇
数学   2231篇
物理学   1039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1146篇
  2019年   1051篇
  2018年   916篇
  2017年   1113篇
  2016年   1557篇
  2015年   1494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2899篇
  2012年   3354篇
  2011年   2324篇
  2010年   1985篇
  2009年   2489篇
  2008年   2668篇
  2007年   2771篇
  2006年   2580篇
  2005年   2378篇
  2004年   2343篇
  2003年   1993篇
  2002年   2141篇
  2001年   1362篇
  2000年   1405篇
  1999年   1123篇
  1998年   993篇
  1997年   810篇
  1996年   808篇
  1995年   720篇
  1994年   680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535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94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Ph3SnOH和3-吲哚丁酸以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新型含羧酸配体的鼓形 有机锡氧簇合物:六聚苯基锡氧3-吲哚西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 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 a=1.1722(6),b=1.5694(8)nm,c=1.7227(9)nm,α=116.251(8)°,β=100. 854(10)°,γ=95.606(9)°,Z=1,V=2.732(3)nm^3,Dc=1.554g·cm^-3,μ =1.420mm^-1,F(000)=1276,R=0.0630,ωR=0.0762。晶体结构中,六配位的锡原 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992.
采用XAFS方法研究浸渍法制备并于低温焙烧的CuO/γ-Al2O3催化剂的局域结构.对于CuO负载量小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4mmol/100m2),结果表明,CuO物种是以层状分散的孤立原子簇存在于γ-Al2O3载体表面,其第一近邻Cu-O配位环境的结构与晶态CuO的相似,键长和配位数分别为0.195nm和4.对于CuO负载量等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8mmol/100m2),已有少量的CuO纳米颗粒生成.对于CuO负载量大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1.2mmol/100m2),其结构与多晶CuO的相近.基于CuO在γ-Al2O3载体上的三种不同分散状态的结构特点,我们提出了Cu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93.
碱性水蒸气处理的ZSM-5沸石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XRD,NH3-TPD,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等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用含10%NH3的水蒸气处理时HZSM-5沸石n(Si)/n(Al)=25)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HZSM-5的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样品的总酸量下降很快,但弱酸分布量相对提高,而强酸分布量相对下降;提高处理温度,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减小,二次孔或中孔体积及外表面积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4.
(μ3-S)FeCo2(CO)7(dppfe)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S)FeCo2(CO)7(dppfe) (2) (dppfe=Ph2PC5H4FeC5H4PPh2).利用IR,1H NMR,MS 和 X-ray单晶衍射的方法对簇合物2进行了结构表征.簇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 a=1.132 4(15) nm, b=1.3670(17) nm, c=1.5769(2) nm,α=114.646(2)°,β=100.340(2)°,γ=100.113(3)°, V=2.0953(5) nm3.  相似文献   
995.
The corrosion and passivation of Zn powder particles dispersed in a paste electrode immersed in 0.5 M Na2SO4 and 5×10–3 M Na2HPO4 solutions were studied mainly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 role played by diffusion in the mechanism of anodic oxidation of zinc powder particles has been shown.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odic reactionof Zn powder in neutral or near neutral media involves at least two adsorbed intermediates. By simulating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d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porous nature of zinc electrode could be extracted.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996.
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几何结构与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在B3LYP/6-31G*, 6-31G**, 6-31+G*水平上对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进行计算研究. 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振动频率分析发现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具有C1对称性, 酯基的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 空间位阻和共轭效应使得两苯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 二面角在60°与62°之间. 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 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计算结果表明末端烷基链的长度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振动光谱、电子光谱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7.
The inclusion compounds of 2,8-dimethyltricyclo[5.3.1.13,9]dodecane-syn-2,syn-8-diol,3, with ferrocene and with squalene have been prepare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se helical tubulate compounds: (3)3·(ferrocene)0.75 [P3121,a=b=13.7480(6),c=7.0312(5) Å,Z=1,R=0.038] and (3)3·(squalene)0.23 [P3121,a=b=13.677(1),c=7.0533(9) Å,Z=1,R=0.042] are described. Supplementary Data relating to this article are deposited with the British Library as supplementary publication No. SUP 82151 (16 pages).  相似文献   
998.
合成了双氯桥双核钯配合物[Ph_2P(o-C_6H_4CO)PdCl]_2·2CH_2Cl_2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了其催化氢化性能。在30~80℃、氢分压1.0~5.0MPa的范围内。发现该配合物是催化氢化丙烯酸为丙酸的有效催化剂.晶体[Pd_2Cl_2(C_(19)H_(14)OP)_2]·2CH_2Cl_2属P1空间群,a=0.9304(3)nm,b=1.0392(2)nm,c=1.1062(3)nm;a=102.78(2),B=97.35(3),γ=95.25(2),V=1.0264nm~3,M=1032.17,2=1,Dc=1.670g/cm~3,u=13.695cm~(-1),F(000)=512,用1945个独立衍射精修结构,最终R=0.036。  相似文献   
999.
沈娟  蒋琪英  钟国清  贾玉庆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7,65(16):1588-1592
合成了锑-镨与乙二胺四乙酸形成的新颖三维配合物[Sb24-(EDTA)2Pr(H2O)5]NO3•4H2O,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Pnn2; 晶胞参数: a=1.07031(2) nm, b=2.30805(4) nm, c=0.72343(2) nm, V=1.78711(7) nm3, Z=2, Dc=2.202 g/cm3, F(000)=1164, μ=2.955 mm-1, GOF=1.000, 最终偏离因子R1=0.0203, wR2=0.0545 [I>2σ(I)]. 在标题化合物中, 每个镨(III)离子的配位数为9, 与五个水分子中的五个氧原子和四个羧基氧原子配位, 形成三帽三角棱柱空间配位多面体. 锑(III)与EDTA离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配位, 在赤道平面上有一孤对电子. 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α-单取代环十二酮与氨衍生物羟胺和氨基硫脲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两种母体构象均为[3333], 而取代基为边外向或角反向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利用底物的“角位羰基参与反应”原理, “记忆效应”及进攻试剂与底物是否形成氢键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 通常情况下, 试剂从空间障碍小的一面进攻羰基而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时, 则生成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