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化学   1276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35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Mo-Co-Mg/Al2O3工业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失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评价、程序升温技术、硫的测定、X光衍射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工业耐硫变换催化剂(K)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与模型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催化剂(K)失活的原因是烧结;部分物相分离及转化生成不活泼MoS2、CoS2、CoSO4和MgAl2O4及活性硫转化为非活性硫.模型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偏高和水蒸汽量过大是加速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用^50Co固体静态NMR对〔Co(CN6〕^3-离子与质子化的大环聚胺阳离子形成的超分子络合物的次层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氢键的形成对该超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起了重要的作用。与仅有静电作用存在的K3〔CoCN)6〕分子相比,^59Co的三个化学位移张量的主值差值在超分子体系中明显增大。氢键作用的结果使〔Co(CN6〕3-的对称性发生了改变,导致^1T1g三重简并态发生分裂。分裂的大小反映了相互  相似文献   
993.
钴(II)酞菁与巯基乙醇轴向配位反应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停流法研究了2,9,16,23-四羧基钴(Ⅱ)酞菁与2-巯基乙醇轴向配位的快速反应动力学,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用非线性及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了各基元步骤的动力学参数,探讨了温度、pH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 ℃下进行焙烧, 得到氧化态样品,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 运用 X 射线衍射( X R D )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 X A F S )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乙醇分解性能测试表明,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较弱,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合成醇性能测试结果则显示,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升高后,其合成醇的产率逐步降低, 但醇选择性基本不变. 经 400 ℃焙烧的样品, 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氧化态样品中存在多种 K M o O 物种,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 钾钼之间作用增强, 样品更难以被完全硫化.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钼氧化物催化剂, 并将其浸渍不同量的K2CO3 后进行硫化. 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LRS)对氧化态及硫化态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活性. 结构表征的结果表明, 不含钾的氧化态样品, 以CoMoO4 形式存在; 含钾样品中, 助剂钾与钴钼复合氧化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有多种K-Mo-O物种生成, 且使硫化态物种趋于稳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制备催化剂的合成醇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其中K/Mo 比为0.4 的样品活性最好, 在T= 310 ℃, p = 5.0 MPa, GHSV= 4 800 h- 1的条件下, 低碳醇的时空产率达124 g/(L·h),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6.
5-Br-PADAP显色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4.80的弱酸介质中,Co(Ⅱ)与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酸化后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可进行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5·Co(Ⅱ)含量在0~6.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天然水和维生素B_(12)中Co(Ⅱ)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7.
CoHR--H2O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钛铁试剂(H2R2-)与Co(Ⅱ)形成的配合物CoHR-,对H2O2氧化鲁米诺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钴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新方法Co(Ⅱ)的检出限为1.29×109g/L,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5×108~1.0×105g/L,检测1×107g/LCo(Ⅱ)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以内。直接用于制药厂废水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8.
Low-temperature heterogenous oxidation of sulfide ions on a higher Co oxide system in aqueous medium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and catalyst amount on the kinetic parameters as well as on the selectivity of the oxida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An oxid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kinetic investigations an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IR and XPS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Co oxide before and after sulfide ion oxidation.  相似文献   
999.
Co/Al2O3 catalysts prepared by changing pH coprecipitation with Co loadings in the 8.7–36 wt.% range were analyzed by TSA, TPV, pore structure, XRD as well as CO, H2, O2 adsorption and CO hydrogenation. High O2 uptake and reducibility coupled with low dispersion and constant MSA above 17 wt.% Co indicate large crystallites that are less exposed to H2. CO hydrogenation per Co sit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persion or decreasing metal loading.  相似文献   
1000.
模板法制备的有序介孔Co3O4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雯  王永刚  李峰  夏永姚 《化学学报》2009,67(3):208-212
以介孔硅作为模板合成有序的介孔Co3O4, 在6 mol/L KOH电解液里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结果表明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Co3O4, 其比容量可以达到250 F/g, 大约为在550 ℃下直接煅烧Co(NO3)•6H2O所得的Co3O4容量的4倍. 其外该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倍率特性, 这一现象可归因于有序的介孔结构增大了有效的反应表面积, 同时有利于离子在其中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