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化学   414篇
物理学   9篇
  2013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刘嘉森  马玉廷 《化学学报》1988,46(5):460-464
从湖北房县中坝采集的南五味子(Kadsura sp. 种名待定)根中, 分得四个新化合物. 本文报道其中之一—五味子酯F(schisantherin F)的分离与结构研究以及在结构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十一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理化数据.  相似文献   
52.
KATRITZKY  A.R  范伟强 《化学学报》1988,46(11):1134-1138
四氢噻唑和正丁基锂反应生成的N-锂代四氢噻唑(2)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N-羟酸锂盐3; 3然后在叔丁基锂作用下失去2-位质子形成相应的2-位碳阴离子4; 该碳阴离子和一系列亲电试剂反应, 并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保护基团得产物-2-取代四氢噻唑7. 在此过程中, 二氧化碳既是氨基的保护基团, 同时又活化了2-位亲电中心.此方法不需分离各步中间体, 产率中等.  相似文献   
53.
用铁箍散的茎和根中分得六个化合物, 其中一个是新化合物, 命名为表恩施辛(1,epienshicine), 在体外具有抗癌活性. 其结构由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化确定为1-氧代-2R, 3S-二甲基-4R-(3-甲氧基-4-羟基苯)-6,7-次甲二氧基四氢萘. 其余五个为已知物, 分别鉴定为恩施辛(2,enshicine),isoschizandrolic acid(3), 去氧五味子素, β-谷甾醇和硬脂酸, 其中3系首次自天然界获得.  相似文献   
54.
55.
邵俊  温元凯  李振民 《化学学报》1986,44(2):125-132
计算了三方二锌胰岛素晶胞不对称单位中两个胰岛素分子单体及其双体的分子静电势。结果表明:胰岛素两个单体分子的构象不同,其分子表面静电势也不相同,由于它们的构象是类似的,所以其电势分布也是接近的,单体胰岛素分子的表面静电势呈偶极型分布,双体的表面静电势基本保持单体的特征。文中还比较了两个单体分子及其集聚后的静电势变化。  相似文献   
56.
57.
赵成大  夏欣夫 《化学学报》1986,44(12):1204-1210
本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讨论了甲硫醛分子的脱氢反应机理. 在4-31G基组上对此反应做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反应路解析, 得出过渡态结构, 反应势能曲线, 活化能, 反应热以及沿反应坐标反应系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 并对过渡态做了振动分析. 所得结果与甲醛,甲硫醇和甲醇等分子的脱氢反应结果做了对比. 还给出沿反应坐标分子间弹性碰撞阶段和最佳碰撞角等信息. 同时, 计算了反应的频率因子A,讨论了反应速率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陈其杰  靳跃春 《化学学报》1986,44(7):734-737
一些水杨酸的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早有报道.本文研究水杨酰腙与硫代磷酰二氯或磷酰二氯缩合时可能发生的不同关环方式,并通过对反应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寻找有效的杀菌剂. 我们发现,在三乙胺存在下水杨酰腙1与硫代磷酰二氯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主要以酮式关环生成3类化合物,而与磷酰二氯反应则主要以烯醇式关环生成4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道了用XeCl准分子激光引发香芹酮(1)化学反应的研究结果.根据反应产物香芹酮樟脑(2)和1-挂,5-二甲基-顺2-[(乙氧羰基)甲基]双环[2.1.1]己烷(3)与激光照射能量的关系,得出香芹酮的1→2→3的反应过程.实验表明,在低激光强度照射时,每照射1焦耳能量生成2和3的量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显示出饱和趋势.同时在照射过程中观察到浓度效应和发光.  相似文献   
60.
居冠之  冯大诚 《化学学报》1986,44(6):623-626
反应体系的势能面,对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原则上,由反应体系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可得到体系能量随核间距变化的函数,从而获得势能面.除少数简单反应外,几乎无法精确求得复杂反应体系的势能面.因而,除从头算法外,人们先后发展了计算势能面的一些半经验方法.对某一反应,文献中可能记载好几个势能面,因此,在分析反应或计算反应的各物理量时,应当说明所应用的是何种势能面.我们曾指出,过渡态熵的可靠性,有赖于提供过渡态参数的势能面.本文从下述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