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化学   2015篇
晶体学   144篇
力学   865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134篇
物理学   223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对非绝热波聚合体系进行了数学模拟, 将反应器尺寸与聚合波关联, 建立了非绝热条件下蔓延聚合波波速和最大波温的数学模型; 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不同引发剂浓度、 不同环境温度、 不同试管直径下淀粉接枝聚合波的波速和波温, 并与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非绝热聚合波的数学模型对无相变体系的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对聚合波的发生条件及反应器尺寸的影响有很好的预见性; 另一方面, 对于存在相变及与环境有质量交换的波聚合体系, 所建模型的预测性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92.
报道了一种单颗粒微电极制备新方法, 并研究了LaNi4.7Al0.3球形单颗粒微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9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菁  黄阁  赵怀清  李发美 《色谱》2001,19(5):457-460
 建立了测定小儿清感灵片、步长新脑心通胶囊和感冒清热颗粒 3种中成药中葛根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PEXODS色谱柱 ,以醋酸铵缓冲液 (10 0mmol/L ,pH 5 0 ) 甲醇 (体积比为 75∶2 5 )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5 0nm ,流速为 0 8mL/min。葛根素在 2mg/L~ 2 0mg/L时其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上述 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含量分别为 3 48mg/g ,1 0 8mg/ g及 1 5 2mg/ g(蔗糖型 ) ;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 0 % ,93 4%和 97 5 %。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可以作为多种中药制剂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4.
新显色剂对溴苯酚偶氮若丹宁光度法测定Au(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以显色剂对溴苯酚偶氮若丹宁[5-(5-溴-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作为光度法测定Au(Ⅲ)试剂的新方法。在1.2mol·L~(-1)盐酸介质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u(Ⅲ)与试剂形成桔红色配合物,545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ε为7.75×10~4,Au(Ⅲ)浓度在0~4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配合物的稳定时间长,操作简便,已成功地应用于含金废水中Au(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光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 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 制备得到了100 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 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 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 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最大波长与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掺合的种子量以及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等有关. 随着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增大和分散介质离子强度的增高, 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 并出现峰形展宽的情况. 以水作为分散介质, 种子去除得愈彻底, 体系纳米粒子粒径就愈均一, 特征吸收峰会变窄. 这种纳米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质对生物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是一种基于贵金属纳米结构基底对被检测物进行高灵敏度检测的一种方法.具有特殊纳米结构的贵金属表面受到激光的照射时,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会受到极大的振荡,当入射光频率与振荡频率相近时,则会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SPR),使金属表面的局域电场强度极大增强,入射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都得到成倍的放大,从而使吸附在贵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得到有效的增强.使用NaBH4还原-酸刻蚀模板法,制备了八面体Au/Ag复合纳米笼,其形貌规整,尺寸均匀约为600 nm,无Cu2O模板的残留,Au元素均匀负载在Ag纳米笼上,质量分数约为16.8%;Au/Ag复合纳米笼的紫外可见吸收峰相对于Ag纳米笼发生了红移,更重要的是,Au和Ag元素协同赋予了复合纳米笼超高的SERS灵敏度和重复性,Au/Ag复合纳米笼实现了对罗丹明6G的痕量检测(5×10-14 mol/L),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实:这主要归因于等离子共振作用产生的高电磁场强度;此外,Au元素的加入使Au/Ag复合纳米笼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即使在1%的H2O2溶液中浸泡3 h,仍然能够保持优异的SERS性能.八面体Au/Ag复合纳米笼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SERS基底.  相似文献   
97.
利用多孔氧化铝作模板采用熔融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定向有序排列的有机小分子(NPB)纳米管,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X射线能量损失谱(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该纳米管具有整齐的形貌和规整的尺寸.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亲油亲水处理对能否成功地大量获得纳米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同尺寸纳米管材荧光光谱的测定中,可明确观察到材料光学性质的尺寸依赖性.  相似文献   
98.
在 1× 1 0 - 3 Pa~ 4 GPa的压力和 5 80~ 930 K温度范围内 ,利用高压技术并结合机械球磨 ,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晶粒尺寸对α-Fe与非晶 BN的固态反应的影响 .发现高压和晶粒细化可以极大地促进α-Fe和非晶 BN的固态反应过程 ,α-Fe与非晶 BN发生固态反应的临界晶粒尺寸约 8nm.压力和温度对反应产物及其晶体结构有明显影响 .2 GPa和 80 0 K时 ,反应产物为具有正交结构的 Fe-N新相 ;在 3~ 4 GPa和 690~80 0 K时 ,可形成单一ε-Fex N合金相 ;而在 4 GPa和 930 K以上 ,反应产物由 Fe-N合金相转变为 Fe3B相  相似文献   
99.
Stable poly(styrene-co-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P(St-NaSS) nanoparticles with broader size distribu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rm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out any conventional initiators and emulsifiers. The obtained polymer nanoparticles have higher ξ potential, and the particle sizes have broad distribution. The stability of polymer particles originated from the addition of small amounts of ionic comonomer, NaSS, which can act as an emulsifier in somewhat. The monomer conversion could reach up to about 28 wt% in 48 h, and did not increase by further polymerization when higher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120 ℃) was employed. This polymerization system may be give some further understand for mechanism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100.
尺寸排除色谱扩展函数的方差即尺寸排除色谱柱中单分散高分子峰的扩展因子,以窄分布聚苯乙烯标样用分子量分离和扩展效应同时标准的方法作了测量。简单的理论分析导出了一个方程以表示扩展因子的保留体积依赖性,其中包括四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可实验测量的参数。该方程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并解释了扩展因子极值出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