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3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化学   4416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700篇
综合类   136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7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_3·nH_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82.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对空气极敏感的希土烯丙基化合物,由无水希土氯化物与希丙基锂在四氢呋喃—乙醚中反应制得。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确定其组成为:Li2Ln(C3H5)5·3Dioxane(Ln=Gd,Lu)。  相似文献   
85.
采用水热合成与离子交换方法,将中心原子不同的过渡金属(Co~(2+))取代型Keggin结构杂多阴离子XW_(11)O_(39)Co(H_2O)~(n-)(X=Ge~(4+),B~(3+)和Co~(2+))嵌入Zn-Al型阴离子粘土层间,合成了底面间距(d001)为1.46±0.01nm的新型层柱化合物Zn_2Al—GeW_(11)Co,Zn_2Al-BW_(11)CO和Zn_2Al-CoW_(11)Co;通过XRD,IR,XPS和DTA等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质,推测了这些杂多阴离子(XW_(11)Co)在层间的空间取向;考察了这些新型层柱化合物对乙酸与n-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吡啶吸附IR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同时具有B酸与L酸两种酸中心.  相似文献   
86.
AQ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酸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侯松嵋  孙敬  何红波  张旭东  王颜红 《分析化学》2006,34(10):1395-1400
以2-氨基丁酸为内标物,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为柱前衍生试剂,用XTerraC18柱,1.8mmol/L甲酸铵溶液(pH=3.0)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光电二极管(PDA)检测器在248nm波长处检测,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土壤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氨基酸浓度在25~60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各氨基酸检出限≤0.5pmol。并且在该色谱条件下,获得了灵敏度较高,彼此分离良好的17种AQC衍生氨基酸的LC-MS质谱总离子流图,为今后土壤氨基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87.
以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检测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中痕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色谱条件为:IonPac 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20mmol/L甲烷磺酸淋洗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稀释液样品通过Dionex OnGuardⅡ氢型聚苯乙烯基强酸性树脂柱和0.22μm微孔尼龙膜处理.该方法的检测限(S/N=3)在0.024μg/L~0.156μg/L之间,标准曲线在低ng/L到低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SD在10%左右,回收率为88%~115%.  相似文献   
88.
王洪  顾峻岭 《分析化学》1998,26(11):1293-1297
通过流动相中电解质浓度对毛细管电色谱柱效能的流动相平均线速度的影响,研究了CEC中双电层叠加现象。提出选择合适电解质组成的浓度及在制备色谱柱过程中避免细小和破碎的固定相颗粒进入柱中,以有效地减小双电层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89.
利用正交法对丁苯橡胶(SBR)/聚丙撑碳酸酯(PPC)共混弹性体进行配方设计,得到了一个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配方。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PPC含量和马来酸酐(MA)用量是影响弹性体拉伸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90.
用脱乙酰壳多糖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金。在pH1~2的KCl-HCl底液中,起始电位0.20V,终止电位1.30V,富集时间5min,以0.1V/s扫速阳极溶出,峰电位在1.00V(vs.SCE),Au(Ⅲ)浓度在0.10mg/L~10mg/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在富集10min时,可检测0.025mg/LAu,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用于矿样测定,无需分离,结果满意。用紫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该法的电极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