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化学   244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氧化铈对Pd/Al2O3表面上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PD-MS及TPSR-MS技术研究了添加CeO2对Pd/Al2O3催化剂上CO脱附、表面反应及表面氧脱附等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含氧量的气氛下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d-Ce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各自原子上表面氧的吸脱附及CO的表面反应,并发现CO2脱附量大小及峰温次序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O.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3.
以H_2S为毒物,H_2-O_2反应为催化模型反应,制备并考察了一系列不同酸碱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以NH_3和吡啶为探针分子,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或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碱性。用交替脉冲微反色谱技术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硫中毒性,并对催化剂的耐硫性能和载体酸碱性进行关联和解释。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指出了提高催化剂抗硫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4.
高分子催化剂由于同时具有多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然而表面活性组份贵金属的流失直接影响了此类高活性催化剂的推广应用.作者合成了不同载体的几类负载钯催化剂,探讨其在1,5,9-环十二碳三烯的选择加氢反应过程中钯的流失规律.从改变高分子配位体入手,通过调整聚合物载体的物理性能、配位原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报导一种新法制备的硅胶负载钯催化剂,其活性组份大部分负载于载体的表面。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丙烯酸甲酯的液相加氢反应,即有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催化剂按下法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硅胶和20mL甲醇,抽真空置换出硅胶孔内的空气,在搅拌下加入一定浓度的吸附质(聚乙烯亚胺、正丙胺、正丁胺等),在25℃反应3—4小时,过滤,固体经甲醇充分洗涤后和一定浓度的氯化钯甲醇溶液反应6小时。过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首次报道了标题试剂H2A对钯的萃取行为,确定了萃取物的组成,讨论了萃取机理,算出了萃取平衡常数.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及拉曼光谱、紫外光谱,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结构,并且实现了H2A从钯-铂混合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钯.  相似文献   
117.
采用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铝基钯催化剂中的氧化铝,考察了试样分解温度、EDTA的用量、煮沸时间、氟化钾用量、共存离子干扰等一系列条件对铝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标准样品定值的5个铝基钯催化剂的氧化铝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一致,测定范围是75%~9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均小于1%。实验表明所拟定的铝基钯催化剂中铝的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8.
以苯并五元环为基本结构对肟醚类strobilurin杀菌剂侧链进行修饰, 共设计合成了13个结构新颖的肟醚类化合物. 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Eryiphe graminis)和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 而所合成的部分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还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 同时, 用钯催化“一锅法”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合成了关键中间体2-乙酰基茚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9.
合成了新试剂 5 磺酸基 [杯 (4)芳烃偶氮 ]氨基喹啉 (SCAQ) ,研究了该试剂与钯 (Ⅱ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 ,在pH 8.0的缓冲介质中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存在下 ,试剂与钯(Ⅱ )生成 1∶1稳定配合物 ,建立了测定钯 (Ⅱ )的光度法新体系 ,体系至少可稳定 6h ,λmax=6 6 0nm ,ε =7.88× 10 4 L·mol- 1·cm- 1,钯 (Ⅱ )浓度在 0~ 30 μg/ 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钯催化剂中钯 (Ⅱ )的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RSD为 1.5 %~ 2 .6 %。  相似文献   
120.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在化学工业、合成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物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催化剂体系是交叉偶联反应研究的核心。环钯化合物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在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中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引起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不断有新的环钯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其催化性能也得到了研究。本文综述了环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Heck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