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42篇
化学   2889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最近, 我们发展了一个用两价钯催化开链烯丙基炔酸酯环化以立体选择性合成α-亚烷基-γ-丁内酯的方法[1]。在此法中, γ-丁内酯环是由原料酯中的烯炔环化发生碳-碳键偶联而生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反应产物中β, γ-位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可以由叁键上的取代情况来控制, 即无取代的丙炔酸酯生成β,γ-反式二取代产物, 而取代的炔酸酯生成β, γ-顺式二取代产物。此方法特别意义在于可从易得的光学纯烯丙醇出发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光学纯内酯的任何一个对映体[2]。  相似文献   
92.
报道了溶剂对钯催化的叔丁基乙炔低聚反应化学选择性的调控作用. 反应可在苯-正丁醇双组分溶剂体系中顺利进行, 当双组分溶剂体系中苯占优势比例时, 反应发生递次的三分子炔烃顺式插入, 经由顺式s-烯钯中间体生成环三聚产物1,3,5-三叔丁基苯; 而当双组分溶剂中正丁醇组分上升至一定比例, 反应选择性生成(3Z,5Z)-2,2,7,7-四甲基- 3,6-二氯-3,5-辛二烯或(3Z,5Z)-2,2,7,7-四甲基-3,6-二溴-3,5-辛二烯, 这是由于正丁醇可显著加快C—Pd σ键的断裂, 并与叔丁基乙炔、σ-烯钯中间体形成弱氢键作用力, 同时也与Pd(II)和Cu(II)等离子存在配位效应. 在强极性质子溶剂H2O中, 反应生成偶联双炔: 2,2,7,7-四甲基-3,5-辛二炔. 文中就反应溶剂体系、钯铜催化剂及反应可能机理等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王翔  陈平 《分子催化》1995,9(5):373-379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RP、D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5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94.
本文系统研究了环戊-2-烯酮在碱性条件下与醛类的羟醛缩合反应,并通过结构及过渡状态的分析,解释了所得的这类反应的区域及非对映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95.
合成了十一种中性离子载体,用它们制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并与文献报道的类似电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
固态有机合成反应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臧洪俊  李正名  王宝雷 《有机化学》2003,23(10):1058-1063
以绿色合成为主题,综述了近期固相有机合成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和典型反 应类型。由于固相反应的特征,多数固相有机反应表现出较溶液中更高的反应效率 和更好的选择性,并讨论了固态反应中的分子运动及其固态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97.
综述了以O2为清洁氧源甲苯类化合物的气相和液相选择性氧化.甲苯类化合物的气相选择性氧化中主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和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甲苯类化合物的液相选择性氧化中重点介绍了MC (mid-century)催化体系及其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特别介绍了仿生催化在甲苯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对各催化氧化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王齐  封麟先 《高分子通报》1995,(1):34-39,55
均相催化剂产生于50年代末期,但由于活性很低而末引起重视。80年代初,由于发现MAO具有良好的助催化能力而使均相催化剂得到了很大发展,涌现了多种催化体系,广泛地使α-烯烃及其衍生物立体选择性聚合,开辟了配位聚合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对均相催化剂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作了综述评述。  相似文献   
99.
姚其正 《有机化学》2002,22(8):555-559
用N,N-二甲基甲酰胺缩二甲醇[(CH3)2NCH(OCH3)2,1]和蝶呤(2-氨基-4- 羟基蝶啶)衍生物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反应一般得到脒化产物:N^2-(N,N-二甲基氨 基亚甲基)-蝶呤衍生物,但是在1,4-二氧六环中进行以上反应时发现,N,N-二甲 基酰胺缩二甲醇(1)不仅是脒化试剂,而且也是蝶呤化合物的甲基化试剂,并且 也依据蝶呤的N^2-位的不同取代基进行选择性的N(3)-或O^4-甲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合成了对伯胺响应性能好的联萘-20-冠-6和N,N′,N″-三甲基-1,7,13-三氮杂-4,10,16-三氧杂环十八烷等6种离子选择性载体。对应用这些载体研制伯胺药物选择性电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成了美西律、多巴胺、间羟胺、色胺和脂肪族伯胺等多种伯胺选择性电极,并用于这些药物的分析测定。为解决缔合物型胺(铵)类电极对伯胺的响应性能差和常用冠醚作载体的伯胺电极受K~+,Na~+,NH_1~+离子和仲、叔胺及季铵严重干扰等问题,探索了新的途径。并用计算机数字模拟对电极的电位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