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1187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化学   1672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137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72篇
物理学   211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超声技术制备了CaSiO3∶(Pb,Mn)发光材料,对合成物运用荧光光谱、DTA-TG、XRD、FTI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时的物料配比、超声时间及焙烧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其荧光强度约为高温固相法样品的2倍,平均粒径则降低约300 nm。  相似文献   
52.
在现有方法基础上对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提取、富集、净化以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以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与乙腈(V:V,1:1)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提取,串联强阴离子交换柱(SAX)和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SPE),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含量。抗生素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6.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3%,方法检出限0.0055~0.716 ng/g。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效率,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53.
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微量灭多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广通  许崇娟 《分析化学》1997,25(7):866-866
l引言灭多威(Methomyl)是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目前防治棉铃虫的主要农药品种之一。有关灭多威的分析已报道的有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土壤中微量灭多威的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采用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微量灭多威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与传统的索氏提取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贝克曼33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C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ZFQ85A型旋转蒸发器。灭多威标样(含量98.8%,沈阳化工研究院);甲醇…  相似文献   
54.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超声技术制备了CaSiO3: (Pb,Mn)发光材料,对合成物运用荧光光谱、DTA-TG、XRD、FTI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时的物料配比、超声时间及焙烧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其荧光强度约为高温固相法样品的2倍,平均粒径则降低约300 nm.  相似文献   
55.
地锦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对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乙酸乙酯萃取、酸碱沉淀、铅盐沉淀3种方法,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了探索.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地锦草黄酮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样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实验得到了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10倍体积的50%的乙醇水溶液在80℃浸提1 h.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分离方法为酸碱沉淀法.这些数据为中药地锦草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Ultras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recently due to its special features. In this paper, an ultrasonic crystallization method was introduc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ZnAl-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ZnAl-HTLcs). Samples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obtain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using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of XRD, FT-IR and TGDTA. The results prove that both ultrasonic frequency and ultrasonic power have effects on the sizes of the product particles. By varying the ultrasonic power from 250 W to 88 W, with the ultrasonic frequency fixed at 59 kHz, the median particle size of the samples increased from 0.37 μm to 0.82 μm. By altering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ime from 1 h to 5 h at 110℃, the median particle size of ZnAl-HTLcs synthesized via ultrasonic crystallization increased from 0.88 μm to 1.11 μm.  相似文献   
57.
超声辐射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我们曾报道了超声辐射与相转移催化相结合产生二氯卡宾和二溴卡宾的方法及其与烯烃加成反应的结果。该法比单纯使用相转移催化剂或超声辐射更为可取。本文进一步将它用于二氯卡宾与某些含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考察超声辐射的影响。反应是在固-液两相条件下进行的,即以粉末状氢氧化钠为碱,氯仿过量兼作溶剂。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对各类化合物反应的影响有相当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其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3℃,料液比1∶31 g/mL,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140 W。四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微波辅助提取-GC/MS联用分析苍耳子中油脂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GC/MS联用分析苍耳子中的油脂成分.以V(环已烷):V(丙酮)=1:1为提取溶剂,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的条件.以正二十烷为内标,鉴定出了13种油脂成分,各组分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15%,相对峰面积的RSD<3.0%.对不同批次以及不同产地的苍耳子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该方法可用于苍耳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高效、快速直接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对质谱、色谱条件及氨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含0.2%(体积分数)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通过UHPLC-MS/MS测定,共解析了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结果表明,茶氨酸(Thea)、Arg、Asn和Asp在50~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氨基酸在1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92.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00%~9.88%,检出限为0.001~0.011 mg/L,定量限为0.010~0.053 mg/L。该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检测出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及氨基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