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6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793篇
化学   1822篇
晶体学   112篇
力学   381篇
综合类   163篇
数学   611篇
物理学   32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道了6种新的丙烯酰胺衍生物的EI谱。在精确质量测量和B/E,B~2/E联动扫描亚稳离子测定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共同质谱特征:如分子离子失去H_2O的成环反应;产物离子的开环反应;分子内的氢重排反应等。同时,利用Hammett方程讨论了化合物中N-苯基端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特定碎片离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为研制司帕沙星软膏,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6nm外测定司帕沙星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0.72%,线性范围15.62-40.14μg/ml。该法简便、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104.
中药配方颗粒红外光谱法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群  李静  孙素琴  梁曦云 《分析化学》2003,31(3):292-295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及其辅料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产厂商的配方颗粒中所添加的辅料类型及用量有较大差别;不同种的配方颗粒在辅料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有较明显的指纹性,而辅料含量较高时,采用差谱技术可以提高谱图的指纹性,达到中药配方颗粒--鉴别的目的。该法简便、快速、可靠,是中药配方颗粒宏观质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β-蒎烯和马来酸酐的烯反应、溶剂中自由基共聚反应和本体热共聚反应,得到了β-蒎烯和马来酸酐烯反应产物和共聚产物,并用IR、1H NMR、13C NMR、GPC、DSC进行表征,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剂体系、单体配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对聚合物进行皂化改性,测量了皂化物浓度对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林翠英  宋利  赵剑曦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2):1846-1850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腈(DMABN)为探针, 测定它在表面活性剂(C12TABr、SDS、C12E23、C12-3-12·2Br)水溶液中的第二重荧光强度(Ia)和对应的特征波长(λa)对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 由Ia-c 曲线的转折点或λa-c曲线对应的一阶导数极小点可以获得临界胶团浓度(cmc). 由于C12-3-C12·2Br在水溶液中强烈聚集, 利用λa-c曲线还可以获得其胶团结构松散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7.
红外光谱法测定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环氧树脂的原理、试验条件和允许差,以及该方法在环氧树脂及其预浸料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鲁鹏  闫欣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2):155-159
通过模拟实验块地,初步了在一个土壤生态系统中稀土的浓度分布以及施用稀土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地表径流水溶液中的稀土浓度均为μg/L量级,降水中的稀土主要来源于附近地表土壤。大气中的稀土含量随粒径2有所不同,粒径越小一越低,且其来源主要是附近的水可溶性的硝酸稀土微肥在施用后很快转化为水不溶性形态,施加稀土前后实验组表层土壤中稀土含量基本相同,与对照组相比,施加的稀土微肥对地表径流水溶性和悬浮的  相似文献   
109.
邓亚美  王秀娟  杨敏莉  贺木易  张峰 《色谱》2020,38(7):741-749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政府、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风险因子进行检测。传统的分析方法如生物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存在前处理比较复杂,耗时,对样品具有破坏性及无法获取目标物空间信息等缺点。因此,开发快速,无损,实时和可视化的检测技术十分重要,这也是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成像和光谱两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用于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的非破坏性和实时检测的工具。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待测物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具有快速,无损和低成本等优点,在食品安全评价和质量控制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质谱成像技术不需要标记和染色,即可实现样品组织表面待测物的可视化和高通量分析。它作为一种分子可视化技术,可以获得食品中营养成分及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空间分布信息,在食品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成像技术在食品研究中的相关文献,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和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并综述了它们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此外,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这几种成像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成像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