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4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负载量不同的Cu/Fe2O3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并考察了铜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u/Fe2O3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水煤气反应性能,当CuO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的WGS性能最优,250 ℃时CO转化率高达97.2%,同时热稳定性也最好. 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物理吸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Cu/Fe2O3催化剂的物相、织构特征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Fe2O4物种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WGS反应活性. 这是由于CuFe2O4特殊的尖晶石结构有利于Cu微晶的稳定;同时,CuFe2O4在低温下即被还原为单质铜,有利于促进催化剂体系中电子的转移. 此外,通过(NH4)2CO3溶液处理,研究了独立相CuO对Cu/Fe2O3催化剂WG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立相CuO的存在,有利于H原子在各组分传递,从而促进催化剂的CuFe2O4的还原,改善Cu/Fe2O3催化剂的WGS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3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2%、3%的Zn/HZSM-5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XPS、TG-DTA等技术,系统考察Zn/HZSM-5分子筛在乙烯芳构化反应的失活机制。结果表明,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HZSM-5中Zn的添加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炭行为;低Zn含量时催化剂失活缓慢,但Zn含量较高时,由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极剧下降,催化剂失活加剧。反应过程中,分子筛上Zn物种存在迁移和流失行为,迁移行为体现为催化剂表面Zn的富集和相对比例的变化;Zn流失速率在不同反应阶段保持恒定,但受到Zn含量的影响,Zn含量越高、流失速率越大。外表面ZnO是分子筛催化剂Zn流失的主要物种,且随Zn负载量升高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其含量与积炭速率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3.
应用一种新的氧化铝制备方法-水合含碳氧化铝热解法, 通过引入模板导向剂和热稳定助剂, 制得了Al2O3纯度≥99.9%, 一次晶粒0.1 μm, 平均粒径0.2~3 μm, BET比表面积148.4 m2*g-1(900 ℃, 1 h焙烧)的活性氧化铝. 该方法所得产品性能稳定, 孔容大, 孔径分布合理, 纯度高. 样品经用户小批量试用认定 其新鲜态、老化后的比表面积和小杂质含量(P, S, Cl, Pb)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Al2O3涂层粘结强度、涂层负载量等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4.
负载量对K—Mo/γ—Al2O3合成醇催化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负载量硫化态K-MoO3/Al2O3催化剂的合成醇活性结果表明,负载量由MoO3/Al2O3=0.05增加至MoO3/Al2o3=0.25时,CO2总转化率逐渐下降,而醇的选择性由3%增加至50%,负载量进一步增加至MoO3/Al2O3/0.45时,CO总转化率逐渐升高而低碳醇选择性保护不变。  相似文献   
35.
铂单原子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活性组分高度分散、配位未饱和以及原子利用率高等特点,在光催化还原CO2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但是由于成本高昂和负载量高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合成具有低负载量贵金属铂,同时提高铂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仍然是一项巨大挑战.晶化石墨相氮化碳的二维结构,特别是其稳定晶化结构所形成的限域环境及其可扩展的π共轭单元,可以有效锚定金属单原子,因而可作为金属单原子的良好载体.已有的金属单原子载体氮化碳多为弱晶或非晶结构,基于晶化氮化碳的高结晶度和高结构稳定性,合理构建金属单原子沉积的结晶石墨相氮化碳体系仍十分困难.关于晶化氮化碳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至今鲜有报道.本文开发了一种具有低负载量的铂基双单原子锚定晶化氮化碳的制备方法,通过设计氮化碳缺陷位点,在晶化石墨相氮化碳载体表面构筑氮缺陷位点,利用载体的丰富氮缺陷作为陷阱,有效捕获双单原子金属前驱体,成功制备了具有低负载量(铂为0.32wt%)的双金属铜铂单原子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CO2还原反应中.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原子铂催化剂和单原子铜催化剂,该种双单原子铜铂体系在光催化还原CO2-CO中表现了更好催化活性.在光照3.5 h后,铜铂双单原子体系的CO产量达到41.1μmolg-1.除此之外,铜铂双单原子体系在光催化过程中有利于促进CH4生成,在没有任何牺牲剂或共催化剂作用下其CH4的产量为9.8μmolg-1,其产率分别是相同光照条件下单原子铂催化剂(3.2μmolg-1)和单原子铜催化剂(2.0μmol g-1)的三倍和五倍.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氮化碳呈现了高度晶化的结构.球差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铂和铜物种分别以高度分散的单原子形式存在,且在双金属铜铂单原子体系并未发现铜颗粒和铂颗粒.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双配位活性位点的桥梁作用提高光生电子的转移效率,使得铜铂双单原子体系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金属铂和铜单原子成功负载在晶化石墨相氮化碳上,且在光照过程中单原子铂和铜的结合能的电子密度有些许改变,证明了该双金属单原子体系在光催化过程中协同动态光电子的迁移转移;原位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稳定的铜铂双单原子体系有利于促进催化还原反应中中间体产物的加氢过程,对终产物的解离和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光催化还原CO2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钨负载量不同的W/SiO2/Al2O3 催化剂. 采用X 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Raman)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钨的负载量对催化剂上氧化钨物种的分散程度、还原性以及催化剂的酸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该类催化剂上1-丁烯自歧化反应进行了详细考察, 结果表明: 当钨的质量分数为6.0%时,W/S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歧化活性和稳定性. 原因在于6.0%的钨负载量可以使催化剂上氧化钨物种具有中等程度的分散性、合适的还原性, 并且使催化剂具有一定程度的酸性, 这些因素有利于在催化剂上形成烯烃歧化活性位.  相似文献   
37.
TiO2-load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we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ry 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DRS). SEM images showed that the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CF, and the particle size and loading amount of TiO2 were varied by changing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etrabutyl titanate (TBOT). The results of an ash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loading amounts of TiO2 were 18.4%, 43.3%, 52.5%, 75.1%, and 91.1% for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TBOT of 0.07,014, 0.21,0.28, and 0.35 tool/L, respectively, Physical interac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iO2/ACF composite fibers that absorb UV and visible ligh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CF, improved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Rhodamine B (RhB) were observed for TiO2/ACF composite fiber. The Rhodamine B could be removed efficiently by TiO2/ACF composite fibers, and the TiO2 loading amoun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ACF composite fibers.  相似文献   
3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TiO_2负载型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反应。重点考察了铜的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随着铜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中金属铜的比表面先增加后减小,当铜的负载量为10%(质量百分数)时达到最大值。催化剂的表面碱性位数量随铜含量的增加持续减小,中等碱位和强碱位的强度下降。当铜的负载量不高于10%时,CO2的转化率与铜的比表面积呈线性关系。甲醇选择性与催化剂的表面碱位性质有关,过强的碱性位会降低甲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39.
制备了适用于高温氮氧化物储存还原(NSR)反应的Cu O/K_2CO_3/MgAl_2O_4非贵金属催化剂,考察了钾负载量对催化剂NSR性能的影响,发现钾主要以高分散K_2CO_3和体相K_2CO_3的形式存在.在稀燃条件下,NOx在体相K_2CO_3上形成了高温稳定的硝酸盐物种,而高分散K_2CO_3上形成的硝酸盐的高温稳定性则较差.当钾负载量较低时,催化剂的NOx储存能力有限,K_2CO_3主要以高分散形式存在,稀燃阶段形成的硝酸盐的热稳定性较低,高温NSR活性较低;而钾负载量过高时,K_2CO_3则会覆盖Cu O活性位,从而降低催化剂的NSR活性.在450℃的高温条件下,钾负载量为10%时,所制备催化剂的NOx储存还原能力最佳,NOx还原效率达到99.9%,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高温NSR催化剂.  相似文献   
40.
李凝  罗来涛 《分子催化》2007,21(5):406-412
ZrO2在基载体Al2O3表面存在分散阈值(0.242 g/gAl2O3).在ZrO2/Al2O3复合载体中,ZrO2负载量不同其分布和粒度大小不同,当ZrO2负载量在0.242 g/gAl2O3-0.60 g/gAl2O3的范围内,ZrO2/Al2O3复合载体中纳米ZrO2的粒子的大小保持在4.2 nm,且单层分布在Al2O3的表面.当ZrO2负载量大于0.60 g/gAl2O3时,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并出现多层分布或堆积.XRD、DSC、HRTEM、XPS、H2-TPR结果表明,随着ZrO2负载量增大,复合载体中纳米ZrO2的分布由单层分布转化为多层或堆积分布,ZrO2负载量为0.60 g/gAl2O3时复合载体表面积最大(164.3 m2/g),ZrO2负载量的继续提高,复合载体的表面积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