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红外光谱法与药用玫瑰真伪的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了药用玫瑰(药材对照品)及其混淆品月季和蔷薇。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三者的谱图较为一致,但药用玫瑰在1 318 cm-1波数处的峰不明显 ,而月季和蔷薇的1 318 cm-1峰明显,且较尖。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药用玫瑰和月季分别在1 617和1 618 cm-1处具有芳香类指纹特征峰,而蔷薇的峰则在1 612 cm-1波数处,相差了5~6 cm-1。在1 044 cm-1处的峰, 蔷薇糖类化合物的指纹特征峰较明显,月季和药用玫瑰不明显。观测二维相关红外谱,三者都存在1 620,1 560和1 460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月季和蔷薇还存在一个较明显的1 660 cm-1的肩膀峰。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850~1 25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差别很大,药用玫瑰1 050 cm-1的糖类化合物自动峰强度最大,而月季的峰较弱,而蔷薇没有此峰。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糖苷类化合物和芳香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结果表明,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药用玫瑰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32.
映秀—卧龙公路是汶川地震灾区距震中最近、震害最为严重的一条公路,本文对沿线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依据震害特征,将沿线震害划分为斜坡中上部强风化岩体及土层失稳、结构面切割岩体崩滑失稳、滑坡、泥石流等4类,并分析了沿线震害发育规律。调查表明:龙门山后山断裂两侧地震地质灾害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深大断裂的消震隔震效应,地貌放大效应,地质结构等三方面因素决定的。通过134条实测剖面分析,研究了地震失稳斜坡坡度和失稳部位。地震诱发失稳斜坡坡度在33°~84°之间,主要分布在41°~65°之间,可以认为地震诱发斜坡失稳灾害主要发生在40°以上的斜坡。斜坡失稳部位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以及地貌突出部位,主要失稳部位在04坡高以上。从研究斜坡动力失稳的角度,将沿线斜坡划分为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层斜坡地质结构、不利外倾结构面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状构造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碎石土层斜坡地质结构等几种地质结构模型,分析论述了各种地质结构相应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  相似文献   
33.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1,22(5):13-14,16
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这是极简单的常识问题,不会有人异议,但是如果说除水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其他物质生成,那可能就疑虑多多了。有以下这么一个实验事实:把一张新浸润的碘化钾淀粉纸片从氢气火焰的上方向下盖片刻(也可以让氢气火焰的内焰靠近润湿的淀粉纸片移动),会发现纸片上不完全燃烧的部位留下蓝紫色痕迹。这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是纸片在加热时上面的KI受热生成的I2所致呢?下面的实验似乎又否定了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34.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羊栖菜中的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俊  张胜帮 《分析化学》2001,29(6):739-739
1引言 温州洞头所产药用海藻羊栖菜含有人体所需各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目前,温州地区已形成较大的羊栖菜养殖基地,我们对羊栖菜营养成分研究,发现羊栖菜中含有较高的砷,砷对人体的毒害和药用功能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羊栖菜中的砷。测得羊栖菜中总砷为91.30μg/g,9mol/L盐酸浸出砷为 55.30μg/g,大大高于国家规定砷的允许值。砷在羊栖菜中的化学形态和药用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2实验部分2.1仪器…  相似文献   
35.
木立芦荟营养成分与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立芦荟中的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糖及水分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本立芦荟原汁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742mg/m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为10.2456n/mL、维生素B2含量为0.0019mg/mL。维生素B12含量为0.00051mg/mL。干芦荟中钙含量为10527.77μg/g、硒含量为88.34μg/g、锗含量为70.82μg/g。多糖质量分数为0.56%,水分为鲜  相似文献   
36.
当今中药市场上掺假现象屡见不鲜,不良商贩利用三七须根粉末假冒主根和剪口粉末,严重影响三七的质量与药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鉴别及四种皂苷含量快速预测模型,为快速三七质量控制提供基础。采集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红外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量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含量。采用纵坐标归一化及二阶导数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Kennard-stone算法将60个样本分为2/3训练集与1/3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判别建立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鉴别模型,最佳核函数cg采用交叉验证进行网格式搜索,预测集数据用于对判别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OSC-PLSR)建立三七中四种皂苷含量预测模型,红外光谱采用一阶、二阶导数及Savitsky-Golay平滑5点、7点、9点、11点预处理。60个样本分为2/3训练集与1/3预测集,训练集数据建立OSC-PLSR模型,预测集数据对OSC-PLS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 (1)二阶导数可有效的分离原始谱图的叠合隐蔽谱峰,并提高谱图的分辨率;(2)交叉验证网格式搜索计算出最佳核函数c=2.828 43,g=4.882 81×10-4,此时训练集判别正确率为100%;(3)SVM判别模型核函数设置为最佳核函数,预测集数据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所有样本均被正确鉴别;(4)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最优含量预测模型预测值与UPLC检测值接近,预测效果良好。FTIR结合SVM判别能对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快速鉴别,结合OSC-PLSR能对四种皂苷含量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中药材三七提供快速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对新疆三类药用昆虫-芫菁、地鳖和蝉的研究表明,在已知的41种芫菁中,有11种种群数量较大,资源较为丰富,地鳖1种-黑冀地鳖和6种蝉类中的赭斑蝉资源亦佳,通过对三类药用昆虫药用有效成分的测定,亦证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新疆4种药用地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新疆产4种药用地衣.对它们的性状、化学物质和医用功效作了阐述.在化学物质上,对这4种地衣进行了薄层层析(TLC)和微量结晶(MCT)研究.  相似文献   
39.
首次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了鹿茸中10种生物胺组分的含量,比较了不同加工方式的鹿茸中生物胺的差异。鹿茸样品中的生物胺用0. 4 mol/L高氯酸浸提,10 g/L丹磺酰氯衍生化,UPLC法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LC@BEH C18(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柱温为35℃,流速为0. 4 m L/min,检测波长为217 nm。结果显示,10种生物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 997 8~0. 999 9,检出限为10. 87~19. 63μg/L,回收率为71. 6%~101%。煮炸茸和冻干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4个部位的生物胺总量依次为312. 33、176. 88、105. 31、55. 674 mg/kg和291. 77、152. 85、114. 49、74. 73 mg/kg;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4个部位的生物胺总量分别为357. 07、226. 26、125. 18、77. 74 mg/kg,带血茸的分别为343. 42、216. 72、125. 15、76. 16 mg/kg。就生物胺总量而言,冻干茸高于煮炸茸,排血茸高于带血茸,且按蜡片、粉片、纱片、骨片部位依次减少,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 0. 05)。  相似文献   
40.
本文根据碎片离子丰度, 利用质谱方法确证不对称1,4-戊二烯-3-酮类溴化加成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