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73篇
化学   117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21.
以异溴丁酸羟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和配体,引发丙烯酸琥珀酰胺酯(NAS)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酸琥珀酰胺酯(PNAS)的分子量可以通过配比和转化率预测.进一步与单端氨基苯胺四聚体(TA)在50℃下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用1H-NMR和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当TA/NAS的摩尔比为3∶1时,PNAS上的琥珀酰胺酯可以完全被取代,从而得到侧链为苯胺四聚体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以及分布用核磁共振氢谱、FT-IR和GPC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质用循环伏安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2.
利用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于吸收重叠的3组分芳胺类化合物体系进行同时测定;并用该法测定了以高压紫外汞灯为光源,纳米金红石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胺、甲萘胺、邻氯苯胺3组分过程中各组分浓度;实验证明对合成样本与催化体系样本,回收率均在91%-108%之间,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3.
氮化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苯胺催化加氢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α-Fe2O3与氨气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出不同温度氮气的氮化铁系列催化剂。通过XRD测试对氮化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进行了分析。在中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氮化铁系列催化剂上苯胺加氢活性以及反应条件对苯胺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氮化制香的氮化铁催化剂显示有较高的苯胺加氢活性,在氢压为3.0MPa,温度为250℃,n(H2)/n(oil)=18,液体空速(WHSV)为0.3h^-1时,该催化剂  相似文献   
24.
修饰电极化学振荡计时电流法应用于苯胺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利通  鲜跃仲 《分析化学》1996,24(8):896-901
  相似文献   
25.
An effici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one-pot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of various aldehydes, 1-cyclohexen-2-one, and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Yb(OTf)3 under mild condition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2-arylmethyl N-substituted anilines in good yields.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 was easily recovered and could be reused for at least four cycles without any loss of activity.  相似文献   
26.
超高交联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水溶液中超高交联树脂AM-1和NJ-8及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吸附苯胺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3种树脂吸附苯胺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中AM-1和NJ-8对苯胺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由于AM-1和NJ-8的微孔结构和表面存在酸性基团的吸附中心,对苯胺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吲哚的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和活性组分Cu对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γ-Al2O3、活性炭、Na-Y,SiO2-MgO、MCM41、SiO26种载体中,SiO2是最好的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Cu含量为0.78mmol/gSiO2时,吲哚的收率高达88%,考察了水蒸汽、氢气、反应温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G测试,得到了Cu/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吲哚适应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子给-受体模型化合物——氰基乙烯基苯胺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推电子取代基团—NH_2和—N(CH_3)_2与吸电子取代基团氰基乙烯基对化合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提出了这些化合物的电氧化态和电还原态的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叔、仲和伯自由基对化合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9.
甘立宪  张敏  陈毓群 《化学学报》1991,49(9):912-916
以手性辛烯二醇双酯与甲基锂铜反应, 经1,3手性转移, 分别生成立体选择性高的(4R)和(4S)-4-甲基-辛烯醇酯。  相似文献   
30.
New polymeric adsorbents (ZH-02, ZH-03) containing benzoyl group for adsorbing and removing 4-methylaniline from its aqueous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Studies on the isotherms and the comparison of desorption conditions evidenced through the adsorption of 4-methylaniline in water onto ZH-02 and ZH-03, namely that there are chemisorption‘s transitions at a proper higher temperature. Mini-colunm adsorption studies of 4-methylaniline on XAD-4, ZH-02 and ZH-03 at 288 K show that the breakthrough capacities are 2.39, 2.99 and 3.19 mmol/g and the total capacities are 3.45, 3.92 and 4.35 mmol/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