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化学   529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对二甲基胺基苯甲醛(DMABA)的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的微环境效应。在纯水及β-CD水溶液中均观察到了DMABA的TICT的典型的双重荧光发射,β-CD对DMABA的TICT荧光性质有显著影响。实验还观察到TICT荧光带与正常荧光带强度比与DMABA浓度有线性关系,β-CD的引入使该线性斜率提高。结合吸收光谱结果讨论了DMABA的TICT激发态性质,DMABA与β-CD的作用方式和β-CD微环境效应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2.
樊建芬  吴丽芬 《结构化学》2006,25(4):433-438
1 INTRODUCTION Aldol reac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C bond-formation reactions, is widely utilized in orga- nic synthesis[1]. Ex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don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tic stereo-selective va- riants of this reaction[2]. However, the direct aldol reaction between unmodified carbonyles would be the most attractive synthetic alternative. Proline-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direct aldol reac- tion between acetone and 4-nitrobenzaldehyde was first reported by List…  相似文献   
33.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2,4-二硝基苯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中分子为平面型结构,偏离平面的最大的N(2) 原子距平面0.00351(2) nm;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晶胞内的分子沿c轴成锯齿型链,分子间有芳环堆积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34.
Four chiral polymers P-1, P-2, P-3 and P-4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S)-2,2'-dioctoxy-1,1'- binaphthyl-6,6'-boronic acid (S-M-3) with (S)-6,6'-dibromo-1,1'-binaphthol (S-M-1), (R)-6,6'-dibromo-1,1'- binaphthol (R-M-1), (S)-3,3'-diiodo-1,1'-binaphthol (S-M-2) and (R)-3,3'-diiodo-1,1'-binaphthol (R-M-2) under Pd-catalyzed Suzuki reaction, respectively. All four polymers can show good solubility in some common solvents due to the nonplanarity of the polymers in the main chain backbone and flexible alkyl groups in the side chain.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ecific rotation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al signals of the alternative S-S chiral polymers P-1 and P-3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S-R chiral polymers P-2 and P-4, but their UV-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are almost similar. The results of asymmetric enantioselectivity of four polymers for diethylzinc addition to benzaldehyde indicate that catalytically active center is (R) or (S)-1, 1'-binaphthol moieties.  相似文献   
35.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_2(NO_3)_2NO_3(Ln:镧系元素,L: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36.
非匀相二步间接电解合成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褚道葆  林昌健 《电化学》1998,4(1):54-59
用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和电解制备研究了Mn^2+/Mn^3+媒质非匀相二不间接电氧化甲苯合成甲醛过程,提出克服电流效率下降的电解液和化学反应液“双循环法”可保持电流效率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37.
建立了用非水相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相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在25℃下,以V(乙腈):V(碳酸丙烯酯)=1:1的混合液为溶剂,缓冲体系中含1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积分数1%乙酸,重力进样30S,运行电压20kV,毛细管总长45cm有效长度30cm,φ75μm,检测波长285nm。苯甲酸线性范围为5~40μg/mL,线性方程为:Y=13.473ρ+13.336,相关系数r=0.9985,检出限为0.92μg/mL,RSD为3.8%。苯甲醛的线性范围75~1125μg/mL线性方程为:Y=5.2449ρ+564.01,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15.60μg/mL,RSD为3.5%。已用于经空气氧化后的苯甲醛中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38.
邻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邻羧基苯甲醛与苯甲酰肼在苯中的缩合反应制备了邻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 (H2 L)。在水中合成了H2 L的 6种稀土配合物 ,并采用元素分析IR ,UV ,1 HNMR和DTA TG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E(HL2 )·4H2 O (RE =La ,Pr,Nd ,Eu ,Gd和Er) ,配体以四齿参与配位 ,配合物是八配位结构。此外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对O2 -·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邻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稀土配合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对O2 -·自由基的清除率在 8%~ 2 5 %范围内  相似文献   
39.
以邻氨基苯甲醛与各种酮发生的Friedl nder反应为主 ,全面介绍了国内外Friedl nder反应的研究近况。由于Friedl nder反应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底物变化多样、反应产率高 ,而且合成产物的应用范围涉及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诸多领域 ,因此对Friedl nder反应的深入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2 8篇。  相似文献   
40.
前文报道了在金属卟啉-次氯酸钠模拟体系中氧化苯甲醛时,金属卟啉结构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四(2.6-二氯)苯基卟啉合锰是稳定性能最好及活性较高的催化剂。本文进一步报道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芳醛合成相应羧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