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化学   529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N-甲基-2-(3,4-二羟基苯基)[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2气保护下,由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含2个羟基的C60吡咯烷衍生物:N-甲基-2-(3,4-二羟基苯基)[60]富勒烯吡咯烷. 用UV-Vis、FT-IR、1H NMR、MS等测试技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最佳反应条件为:n(C60)∶ n(N-甲基甘氨酸)∶ n(3,4-二羟基苯甲醛)=1∶ 2∶ 5,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28 h,产率可达66%(以消耗的C60计).  相似文献   
112.
2种苯并吡喃类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全合成;苯并吡喃类查尔酮;三羟基苯乙酮;柠檬醛;苯甲醛  相似文献   
113.
苯甲醛肟偶极互变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苯甲醛肟Z构型和E构型两种异构体与相应偶极体的3条互变反应途径:(1)单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质子由肟羟基转移至邻位的氮上,过渡态为三角形结构,反应能垒较高;(2)二聚体内的质子互换反应,质子分别从一个肟羟基转移到另一个肟的氮上,过渡态为六元环结构,能垒较低,理论反应速度较大,但平衡常数较小;(3)肟羟基与甲醇的质子互换反应,过渡态具有五元环结构,能垒和反应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结果表明,在3条反应途径上,Z构型和E构型均有类似的过渡态,Z构型有利于偶极体存在.在室温下主要通过二聚体内质子交换进行互变反应,实际体系中由于偶极体不断被消耗,反应可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14.
用V5+氧化邻硝基甲苯制备邻硝基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V5+氧化邻硝基甲苯制备邻硝基苯甲醛;相转移催化  相似文献   
115.
环状磷酸酯;水合肼;膨胀型阻燃剂;N-(5;5-二甲基-1;3;2-二氧杂己内磷酰基)取代苯甲醛腙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16.
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电合成产物苯甲醛和苯甲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位滴定;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电合成产物苯甲醛和苯甲酸  相似文献   
117.
对三氟甲基肉桂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三氟甲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高纯度的对三氟甲基肉桂酸,总收率41.4%。其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18.
在微波作用下,采用高效催化剂体系,于中等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经卤素交换氟化高效制备了系列含氟芳香醛(酮)类化合物,产品收率53·3%~92·6%,反应时间较常规加热最多可缩短80%以上。采用中等极性反应溶剂,还可突出表现出微波对反应促进的“非热效应”,从而大大拓宽了氟化反应溶剂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19.
嫁接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温和条件下以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 制得了嫁接过渡金属Zn, Cu, Fe和Co的N,N-双水杨醛缩二乙烯三胺席夫碱配合物[SiO2-M(NNOO)], 并与传统加热搅拌法制得的样品的物性和催化性能做了比较. 应用IR和UV-Vis谱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制得的嫁接型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均呈现出胺基和席夫碱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 配体和配合物红外和紫外光谱之间的差别表明配合物结构的存在. 将所制得的样品在苯乙烯选择氧化制苯甲醛反应中进行了催化性能的测试, 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对苯乙烯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苯乙烯转化率均在90%以上, 苯甲醛选择性最高可达93.5%, 产物选择性与反应时间和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的类型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0.
赵宁  董文举  石起增 《电化学》2006,12(1):80-84
应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方波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测定苯甲醛在3种离子液体C4M IMBF4、C6M IMBF4和C8M IMBF4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在C4M IIVIBF4离子液体中苯甲醛于GC电极上的还原包含两个连续、不可逆单电子过程,对应的方波I~E曲线峰电位Ep为-1.39 V和-1.69 V,估算的扩散系数分别为D1=1.5×10-8cm2/s和D2=1.3×10-8cm2/s.而在C6M IMBF4和C8M IMBF4离子液体中,则苯甲醛于GC电极仅显示一个电流峰,这可能是因为C4M IMBF4的碱性较C6M IMBF4和C8M IMBF4弱的缘故;而电流的衰减时间亦依C4M IMBF4,C6M IMBF4,C8M IMBF4,次序增长,并会导致更慢的异相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