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04篇
化学   1177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物理学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单核铈配合物[Ce(4-aba)3(4-abaH)(phen)2]·H2O(4-abaH=对氨基苯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896(4)nm,b=1.9755(4)nm,c=1.3200(3)nm,β=97.235(2)°,V=4.8880(18)nm3,Mr=1064.06,Dc=1.446 g·cm-3,Z=4,μ=0.996 mm-1。中心铈离子的配位环境为变形的三帽三棱柱体。配合物存在着π-π堆积及丰富的氢键,将配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2.
用溶液法合成了未见报道的2-氨基-5-硝基苯甲酸钠配位聚合物,并得到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偷和循环伏安法对钠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标题钠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为a=0.681 30(7)nm,b=0.692 22(8)nm,c=2.068 83(18)nm,α=90.00°,β=94.877 0(10)°,γ=90.00°,V=0.972 15(17)nm3,Z=4,Dc=1.641g·cm-3,F(000)=496,钠配位聚合物是通过弱π-π堆积作用自组装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9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缠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u(bbi)0.5(boba)]n(1)(bbi=1,1′-(1,4-丁烷基)-二(咪唑);H2boba=4,4′-(丁烷-1,4-二氧基)-二苯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显示:化合物1是具有聚轮烷和聚锁烃结构特征的三重平行穿插网络。此外还研究了它的荧光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稀土配位聚合物[Tb(tbc3)(H2O)3]n(1)和{[Nd(tbc3)(H2O)3]·H2O}n(2)(Htbc=4-(1H-1,2,4-三氮唑)苯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聚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位聚合物1和2均为一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  相似文献   
95.
黄妙龄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7):1694-1700
利用对乙酰氨基苯甲酸(HPABA)和邻菲咯啉(phen)、硝酸铜在DMF/CH3OH/H2O溶液中合成了单核铜配合物[Cu(PABA)(phen)(H2O)2]·(NO3)·H2O(1),然后又和4,4′-联吡啶(4,4′-bpy)、硝酸锌在DMF/CH3OH/H2O溶液中获得配位聚合物{[Zn(PABA)2(4,4′-bpy)]·4H2O}n(2)。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配合物1中每个铜离子周围有2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与之配位形成畸变的四方锥配位构型,然而在配合物2中,六配位八面体构型的锌离子通过配体4,4′-联吡啶扩展为一维Zigzag型链。分别对这两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兼有刚柔两性的芳香三羧酸2,4-二氧乙酸苯甲酸(H3BOABA)为第一配体,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Cd3(BOABA)2(phen)2](1),[CdNa(BOABA)(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进行表征;用单晶X-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是三金属簇的一维双链,phen修饰在两侧,大量的弱π-π堆积作用使得分子呈现出二维平面结构,配合物2是由镉、钠2种金属离子构成的(3,4,7)-连接的二维平面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初步研究了它们与DNA作用的强度和模式;此外对它们的固体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2种配合物均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97.
A new three-dimensional(3D) coordination polymer, [Cd(L)2H2O]n·5nH2O 1 with 4-[(3-pyridyl)methylamino]benzoate acid(HL),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slow evaporation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thermal analysis,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ystem, space group I-4, with a = 20.7937(16), c = 13.515(2), V = 5843.5(11) 3, C26H34CdN4O10, Mr = 674.97, Dc = 1.534 g/cm3, μ(MoKα) = 0.808 mm-1, F(000) = 2768, Z = 8, the final R = 0.0276 and wR = 0.0691 for 5323 observed reflections(I 2σ(I)). The result of thermal analysis shows that 1 is stable under 290 ℃. Moreover, it exhibits blue photoluminescenc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8.
孟跃  高杨  赵明星  倪生良 《化学通报》2014,77(8):809-813
在室温下,以2-溴苯甲酸和2,2'-联吡啶为配体,通过溶液法在甲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合成了双核铜(II)配合物Cu2(2,2'-bpy)2(2-bba)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测试技术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a=20.619(4),b=10.098(2),c=21.865(4),V=4552.5(15)3,Dc=1.808g·cm-3,μ=4.505mm-1,F(000)=2440.0,Z=4,最终残差因子R1=0.0583,wR2=0.1200。配合物为双核结构,每个结构单元中2个Cu(II)离子通过2个2-溴苯甲酸根配体单齿桥联。配合物中的每个Cu(II)离子为五配位的结构,分别和来自2个单齿桥联的2-溴苯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1个单齿配位的2-溴苯甲酸根的1个氧原子及来自1个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四方锥型结构,分子间则通过弱的C—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的结构。CCDC:972827。  相似文献   
9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黄酒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4种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黄酒中的待测物质经提取后,采用C18柱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波长230 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质量浓度在0.5~200.0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检出限为0.29~0.74μg/L。在0.5,1.0,2.5,5.0,7.5 mg添加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在95.6%~104.0%范围内,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n=6)。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黄酒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溶液法制备双席夫碱铜配合物(M),采用电沉积法将制备的M沉积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备了双席夫碱铜配合物修饰电极(M/GCE),用于测定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的含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制备了M;电沉积过程循环伏安曲线变化结果显示M已成功沉积在了GCE表面;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M/GCE表面已形成了一层聚合物膜。三电极体系选用M/GCE(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铂丝电极(辅助电极);支持电解质采用0.1mol·L~(-1) KCl溶液;电化学方法选用循环伏安法(CV),扫描速率为50mV·s~(-1)。结果表明,苯甲酸在M/GCE上的氧化峰电位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位于-0.007,-0.359V附近,电极反应可逆性良好,受扩散控制。苯甲酸浓度与其对应的氧化峰电流在0.001 0~2.000 0mmol·L~(-1)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7μmol·L~(-1)。将电极在4℃下放置7d后,苯甲酸氧化峰电流下降了4.8%。以雪碧样品为基质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6%~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