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49篇
化学   1191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可见光促进下,以介孔氮化碳(mpg-C3N4)作为可回收的光催化剂,Na2CO3作为添加剂,室温O2氛围中,苄基卤化物氧化合成相应的芳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2a~2u),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mpg-C3N4的结构经XRD, 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以4-甲基氯苄(1a)作为模板反应,探究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 2a~2u收率可达63%~87%。通过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发现催化剂可以稳定循环5次。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研究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PMMA膜的抗疲劳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漂白和呈色过程中探测光的透过率,分析该样品光致变色过程的最佳曝光量,在此基础上测量样品的抗疲劳特性.结果显示:在漂白和呈色过程中,激发红光和紫光的最佳曝光量为分别为1 900 J/cm2和600 mJ/cm2,表明该材料对红光不敏感,对紫光比较敏感.定义漂白-呈色过程中,探测光透过率稳定值差下降为第一次循环的50%时样品已经疲劳.通过交替的漂白-呈色循环,测得这种二芳基乙烯材料的擦写次数为27次.  相似文献   
993.
《有机化学》2016,(4):872
正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原子可在分子内发生迁移,进而实现新位点的官能团化,金属迁移反应中,迁移方向的有效控制一直是挑战性难题,一般来说,芳基钯物种相比烯基钯物种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因此,虽然烯基向芳基位置的1,4-钯迁移很早就被人熟知,但是其逆反应,一直没有被实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研究员、冯陈国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994.
在紫外光照射下,安息香发生裂解产生苯甲酰基自由基,与α,α-二芳基烯丙醇的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并伴随1,2-芳基迁移,实现了双键的双官能团化;同时该反应为有效合成1,2,4-三芳基-1,4-丁二酮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4,(3):610-611
正三烯胺催化2,5-二烯酮的不对称反电子需求氮杂Diels-Alder反应Angew.Chem.Int.Ed.2013,52,14173~14176远端手性控制一直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而以前的研究主要依靠酶催化和分子内手性信息的传递.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陈应春课题组近年来发展了三烯胺催化模式,能够实现2,4-烯醛、酮类化合物远端ε-位活化,在三烯胺中间体β,ε-位发生高立体选择性环加成反应.鉴于含有α'-CH的2,4-二烯酮1a易形成交叉共轭的三烯胺,不能实现远端ε-位活化,该课题组采用打断的2,5-二烯酮1b,通过远端δ,ε-C=C的诱导效应产生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由于具有非常好的热化学稳定性、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以及可控的表面功能化,因而在气体存储、分离以及催化等领域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是一种特殊的新型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它是采用廉价的芳香腈为原料,在熔融的ZnCl2作用下,通过离子热聚合反应制成.本文选择不同的二溴代芳烃化合物,在无毒的K4[Fe(CN)6]·3H2O和微量Pd(OAc)2的作用下,通过氰基化反应合成相应的二氰基单体,二氰基单体再聚合获得共价三嗪骨架.溴代芳烃氰基化转化为芳香氰基化合物的反应中,我们避免使用有毒的金属氰化物,用廉价无毒的K4[Fe(CN)6]·3H2O来代替,并不作任何处理直接使用.同时,以Pd(OAc)2为催化剂,不采用任何昂贵的配体,避免增加实验成本.我们选择1,4-二溴苯为底物,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用量、溶剂以及反应时间,以得到最高的转化率和产率,整个反应过程用GC-MS监测.然后,扩展底物有芳香杂环化合物2,6-二溴吡啶和多环芳烃1,4-二溴萘.上述三种溴代芳烃氰基化后分别得到对应的二氰基单体1,4-二氰基苯(DCB),2,6-二氰基吡啶(DCP)和1,4-二氰基萘(DCN).二氰基单体再聚合获得共价三嗪骨架,依次为CTFDCB,CTFDCP和CTFDCN.对三种CTF的氮气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三种聚合物CTFDCB,CTFDCP和CTFDCN的BET比表面积依次为2404,1650和780 m2/g.其中,比表面积最大的CTFDCB拥有最大的微孔体积0.85 m3/g,比表面积最小的CTFDCN的微孔体积也有0.52 m3/g.三种聚合物的孔径分别为0.57,0.45和0.54 nm.三种材料的CO2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拥有最高N2吸附量的CTFDCB在25和0°C下CO2吸附量分别仅为148和99 mg/g,而N2吸附量较小的CTFDCP的CO2吸附量反而高达225和154 mg/g,CTFDCN为129和97 mg/g.这表明该类多孔材料的CO2吸附性能不仅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有关,也与材料中氮原子含量有很大关系.与其它CO2吸附材料相比,这三种多孔材料的CO2吸附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7.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活性炭负载氯化铁催化剂(MAC-Fe Cl3),通过红外光谱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在MAC-Fe Cl3催化下,以乙酸铵为氮源,苯偶酰与芳醛以及伯胺作用,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2,4,5-三芳基咪唑和1,2,4,5-四芳基咪唑.催化剂后处理简单,重复使用4次仍保持较高活性.该方法收率较高、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98.
首先将对氰基溴化苄与3,5-二羟基苯甲醇通过Frétchet反应合成芳基苄醚树枝分子3,5[二-(4'-氰基苯甲氧基)]苯甲醇(1),1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合成前驱物4-{3',5'-[二-(4"-氰基苯甲氧基)]}苯甲氧基邻苯二甲腈(3),然后3在乙酸锌,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DBU)和正戊醇...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合成了氟代萘乙烯基苯并唑BO1N4F和氟代萘乙烯基苯并噻唑BT1N4F,二者在紫外光照下可发生拓扑[2+2]环加成反应,生成的主产物为β-型二聚体.由于前者的光化学反应效率高于后者,因此,BO1N4F的光二聚反应导致晶体内部产生较大的张力.当累积在棒状晶体中的张力快速释放时,晶体发生爆裂,产生的碎片跳离原位置;当累积在针状晶体中的张力缓慢释放时,晶体发生显著的背光弯曲.此外,光二聚反应将平面形二芳基乙烯分子转化为蝴蝶形环丁烷衍生物,共轭分子的去平面化导致基于二聚体D-BO1N4F的薄膜对三氟乙酸蒸气的检测限低于薄膜BO1N4F.可见,光诱导[2+2]环加成反应不仅能改善二芳基乙烯衍生物在薄膜中的荧光传感性能,而且是分子晶体产生光机械效应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00.
以2-巯基咪唑类化合物为原料,室温下与含有端基炔的二芳基高碘盐反应,一步合成苯并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单晶X-衍射和HR-MS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n(2-巯基苯并咪唑)/n(二芳基高碘盐)=1/1,二氯甲烷为溶剂,反应12 h]下,目标化合物的产率最高为84%。同时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采用MTT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4 μg/mL时,化合物3b具有较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活性,抑制率为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