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6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催化氧化及分析应用;L-半胱氨酸;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32.
L-半胱氨酸在环糊精复合碳纳米管电极上的伏安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半胱氨酸(CySH)连同其氧化形式的胱氨酸(CySSCy)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有关其分析测试和性质研究备受关注.由于CySH的摩尔消光系数低,须通过巯基衍生化才适合于各种光谱法测定。电分析具有简便和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巯基化合物的不可逆氧化在绝大多数传统电极表面需要较正的过电势,因此电极修饰和新的功能性电极的开发就成为CySH电分析的关键.迄今,已研发了用于电化学测定CySH的多种修饰电极,但所有的电极都有缺陷。最近,又报道了Nation/铅钌酸盐烧绿石化学修饰电极及硼沉积的金刚石电极对CySH的电催化,实现了CySH的痕量分析.由碳纳米管(CNT)构置的电极对多巴胺等生物分子具有催化作用。L-L-  相似文献   
33.
《离子交换与吸附》2021,37(2):126-142
在常压下制备了L-半胱氨酸功能化三维石墨烯(L-3DRGO),研究了L-3DRGO对MB分子的吸附机理。氧化石墨烯(GO)在常压水浴中与L-半胱氨酸(L-cys)反应后,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被大量去除,L-cys被氧化为胱氨酸,实现了GO的还原和接枝改性,并通过酰胺反应将还原后的GO片-片相连,构建成三维网络结构。L-3DRGO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单层吸附,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L)在0~1之间,增大MB初始浓度可以有效克服固液两相之间的传质阻力,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B在L-3DRGO上的吸附,当MB的初始浓度为500mg/L时,L-3DRGO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446.43mg/g。吸附过程的焓变与熵变均为正值,说明L-3DRGO对MB的吸附是一个吸热和熵增的过程。在298~338K范围内,ΔG~0为负值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MB在L-3DRGO上的吸附可自发进行,适当升温利于吸附过程。整个吸附过程均伴随有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吸附速度的主控步骤由液膜扩散转化为颗粒内扩散。  相似文献   
34.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与胱氨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细胞色素C与促进剂胱氨酸的相互作用,分别监测了二者相互作用时细胞色素C中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光谱的变化和二种氨基酸残基的荧光强度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胱氨酸分子与细胞色素C的赖氨酸残基缓慢结合,二者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使细胞色素C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作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DL-氨基酸。研究了衍生化反应条件以及固定相、流动相对出峰顺序和分离效果的影响。实现了11对DL-氨基酸的同时拆分。本方法用于(±)-2,4,6三甲基苯丙氨酸的分离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6.
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电化学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硒代胱氨酸 (SeCys)和硒代蛋氨酸 (SeMet)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电极反应机理及检测灵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表明 ,两者在pH9.5的硼砂 氢氧化钠介质中 ,于 -0 .62V和 -0 .68V(vs.SCE)处均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 ,电化学行为相似 ,两者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低检出限 ,SeMet比SeCys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比较了含硫氨基酸与含硒氨基酸的电化学响应 ,含硫氨基酸的检测灵敏度远低于含硒氨基酸  相似文献   
37.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膜的机理及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 L-半胱氨酸分子在金电极表面有特性吸附,而且在等电点pH附近因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形成分子对,从而自组装形成双层膜.该膜电极在0.2 mol•L-1的醋酸缓冲溶液中,于-0.2~0.5 V(vs SCE)间CV扫描出现了一对稳定的氧化还原峰,并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8.
S-烷基-L-半胱氨酸2a~2c通过酯化、格林亚反应合成了光学活性含硫β-氨基醇4a~4c,并用于潜手性酮的对映选择性NaBH4/I2还原.光学活性二级醇化学产率很高,对映体过量最高可达93%.  相似文献   
39.
国产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精氨酸的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溶液中氯化钠和氯化铵浓度、pH值、温度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精氨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盐浓度的增大L-精氨酸的吸附率急剧降低,且盐浓度在大于1.0mol/L时几乎无法吸附;在低于等电点下,随着pH值的下降L-精氨酸的吸附率增大;适当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L-精氨酸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40.
在pH 1.1的HCl-KCl缓冲溶液中,L-半胱氨酸可以催化溴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使其荧光淬灭,据此建立了一种催化荧光动力学测定L-半胱氨酸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介质与干扰物质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的线性范围0.032~1.60 μg/mL,检出限为0.01 μg/mL,RSD<5.7%.方法简便快捷,体系稳定.用于果汁与蜂蜜中L-半胱氨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9.3%~104.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