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化学   226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辉  马春景  李和兴 《中国化学》2006,24(5):613-619
采用KBH4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超细Ru-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Ru-B催化剂在肉桂醇液相常压加氢中显示出较高的肉桂醇选择性。在加氢过程中使用超声辐射能大大提高反应速率而肉桂醇的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加氢速率随着超声频率或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通过XRD、XPS、TEM、BET和ICP等各种表征手段,简要研究了超声辐射对Ru-B催化剂结构和电子特征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超声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肉桂醇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在二氧化钛载体中通过掺杂Ru,Mn,Ce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的催化剂,利用XRD,TEM,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反应温度T=210~270℃,氧分压Po2=2.1MPa条件下,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丁二酸进行了降解实验.催化剂在反应中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在30min内对丁二酸降解的COD去除率为54.4~98.3%.Ru及Mn,Ce的氧化物对催化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建立了丁二酸催化湿式氧化的一级分段动力学模型.基于COD的一段及二段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3.74kJ/mol和54.28kJ/mol.  相似文献   
33.
无溶剂一锅法合成1,4-二氢吡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小华  张国林 《有机化学》2005,25(8):930-933
碳酸氢铵、醛和1, 3-二羰基化合物于70 ℃无溶剂条件下缩合以86~97%的产率得到1, 4-二氢吡啶.  相似文献   
34.
丁勇  高强  王滨  闫亮  索继栓 《分子催化》2005,19(2):146-149
在乙睛溶剂中考察了一系列杂多化合物和过氧化氢水溶液催化的各种缺电子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环氧化反应.在所研究的杂多化合物中,二缺位的[γ-SiW10(H2O)2O34](Bu4N)4显示出了最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芳香醛和酮的锆氢化反应及水解产物进行了研究。产物经NMR证明为相应的醇。并以苯甲醛为代表,初步探讨了锆氢化反应的过程。还研究了含有其他官能团的苯甲醛对锆氢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含有较大取代基酮类的锆氢化反应。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在Cd(Ⅱ)和TritonX-100存在下,meso-四(4-乙酰氧基苯)卟啉[T(4-AOP)P]与钌(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9.7~10.3介质中,Ru(Ⅲ)与T(4-AOP)P形成了灵敏度很高的稳定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4×105L·mol-1·cm-1。钌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的摩尔比为Ru(Ⅲ)∶T(4-AOP)P=1∶1。在掩蔽剂存在下,方法有一定的选择性,应用于合成试样中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 对羰基硼化合物B2n(CO)n (n=1~6)各种可能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电子态、振动频率、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B2CO的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得到了B2n(CO)n (n=1~6)结构的稳定性信息. 在它们的基态结构中, 羰基的配位方式是端配位(μ1-CO), B2n(CO)n (n=1~5)的基态构型是线形或平面结构, B12(CO)6的基态构型则较为复杂. B2n(CO)n (n=1~3)的基态是三重态, B2n(CO)n (n=4~6)的基态是单重态. 振动频率和轨道的研究为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39.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40.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 ,首次得到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 ,1,10 菲啉 (C12 H8N2 ,简写作phen)与Dy(NO3 ) 3 ·3H2 O的配合物 [Dy(C10 H8N2 O4) (phen) (NO3 ) (H2 O) 2 ]·H2 O .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c,晶胞参数a =1 5 2 4( 3 )nm ,b =1 10 18( 19)nm ,c =1 468( 3 )nm ,β =92 2 8( 2 )° ,V =2 4 63 ( 7)nm3 ,Z =4,μ =3 10 0mm-1,Dc=1 83 1g/cm3 ,F( 0 0 0 ) =13 40 ,R =0 0 3 14 ,wR =0 0 660 ,GOF =0 966.测试结果表明 ,该单晶结构为镝的 9配位配合物 ,其中一个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子以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Dy3 + 三齿配位 ,形成两个稳定的共边五元环 ,一个 1,10 菲啉分子以二齿方式配位、一个硝酸根和两个水分子也同时参与配位 ,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 ,而在配合物周围还有一个游离的水分子 .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