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9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944篇
化学   1994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04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芍、党参、白术、茵陈、天冬、枸杞子、当归、菟丝子、金银花、桔梗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基础。中草药消化后配制成溶液,用邻二氮菲作显色剂,使用UV-12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0 nm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A),求出样品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结果显示,当归和金银花中铁的含量较丰富,分别为(135.367 8±0.111 1)μg/g和(125.936 4±0.159 9)μg/g;桔梗含铁量最少,为(3.510 9±0.159 9)μg/g,10种中草药中铁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为使用中草药治疗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数据,10种中草药在用量范围内Fe含量适合人体每天正常摄入量。  相似文献   
82.
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吸收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量子化学MNDO和DV-X_α方法计算了二聚铝酸离子[Al_2O(OH)_6]~(2-)和Al(OH)_4~-。结果表明前者旋转势垒很低, 只有10.08 kJ·mol~(-1), 最稳定平衡构型为C_s。用X_α过渡态理论计算获得这两个离子紫外吸收峰的理论值分别为266.6 nm和234.4 nm, 与实验值270.0 nm和230.0 nm相当接近。因此可以认为, 紫外吸收峰270.0 nm和230.0 nm分别为[Al_2O(OH)_6]~(2-)和Al(OH)_4~-离子的最高占有轨道电子向最低空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吸收峰。计算结果支持铝酸钠溶液中存在二聚铝酸离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83.
南蛇藤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蛇藤(Celastrus angulatus)的种子中分得三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1~3)。它们的结构经紫外、红外、质谱及二维核磁谱确定为1β-乙酰氧基-8α-苯甲酰氧基-9β, 13-二(β-吡啶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1β, 2β-二羟基-6α-乙酰氧基-8β, 9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和1β, 2β, 8β, 9β-四苯甲酰氧基-6α-乙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3)。  相似文献   
84.
王莹  杜明春  杜玉扣 《化学研究》2007,18(2):10-11,15
以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AOT)为保护剂,利用反胶束法在不同烷烃溶液中合成了CdS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不同烷烃溶液中合成的CdS纳米粒子,其粒子大小和荧光强度都随溶剂而改变.  相似文献   
85.
用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制备牛血清蛋白(BSA)-茜素红S(ARS)配合物。在420和530 nm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含有BSA-ARS配合物和茜素红S的联立方程为:A420=4.89×103cARS 3.06×104cBSA-ARS,A530=4.60×102cARS 2.29×104cBSA-ARS;正交试验选择了合适的分离条件:柱直径1.0 cm,柱长30.0 cm,凝胶用量1.3 g,最佳进样浓度为ARS:5×10-3mol/L、BSA:1.49×10-4mol/L,进样体积1.5 mL,洗脱流速0.33 mL/min,分离度为1.25;测定了纯BSA-ARS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在530 nm。  相似文献   
86.
可改变DNA构象的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剑  张高勇  谢克昌  敬登伟  程玉梅 《化学学报》2003,61(10):1658-1663
通过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考察发现随着体系中辛基葡萄糖多苷表面活性剂质量 农度的增加,DNA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趋于缩拢。通过DNA-C_8APG复合物的UV吸收及 CD谱图进一步考察了DNA二级结构变化。随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也证实 DNA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构象缩拢。通过表面张力UV图谱分析,推测非离子糖基表面 活性剂与DNA分子复合物结合的可能结构是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的疏水作用及 多羟基的糖类的亲水头基结构与DNA带负电的核酸磷酸骨架以氢健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87.
噻吩查尔酮紫外光谱的取代基效应陆文兴颜朝国(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扬州225002)朱权(扬州化工学校江苏扬州225002)关键词噻吩查尔酮KF-Al2O3紫外光谱取代基效应中图分类号O626.12我们曾报导查尔酮的KF-Al2O3催化合成[1]...  相似文献   
88.
硅钨杂多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抗艾滋病病毒、抗流感病毒和抗肿瘤的药物,引起了人们对多金属氧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大关注。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任何变化引起的构象变化都意味着蛋白质分子的活性改变,因此,蛋白质与内源性化合物及许多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 ̄3]。血红蛋白是动物及人体内执行输氧任务的蛋白质,是生命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血红蛋白分子中每条α链和β链含有的色氨酸(Trp)残基分别为α-14Trp、β-15Trp、β-37Trp。Alpert[4]等认为位于疏水腔内的β-37Trp是血红蛋白内源荧光的主要来源,同时β…  相似文献   
8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山红景天根及其浸膏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高山红景天根不同部位及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红景天甙、酪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76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红景天甙对照品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29c+0.00189,r=0.99997(n=8),线性范围为7.97~71.71mg/L,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2.60%(n=5).测得高山红景天原药材内层部分、外皮层部分和总体混合物部分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的含量(以红景天甙计)分别为2.789%,2.385%和2.617%,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384%,13.80%和6.700%.并用HPLC法验证了该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法可用于红景天属植物原药材及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0.
圆二色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抗体-卟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二色谱(C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可用来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卟啉之间的相互作用,卟啉形成McAb-卟啉复合物,在Soret带区域最大吸收峰有显著红移和增色现象,在350-450nm区域,形成复合物时能检测诱导的CD光谱。CD光谱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显示等吸收行为。McAb-卟啉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诱导的CD光谱在PH6-11的范围内保持不变,说明复合物异常稳定,也说明McAb-卟啉结合位点之间疏水相互作用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