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0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含Schiff碱基的单链两亲性化合物在C16SBC6N+OH水溶液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两亲性分子在高温低浓度水溶液中处于较为分散状态,而在低温高浓度水溶液中呈聚集状态(双分子膜)。同时,通过量化计算比较,得出了不同聚集态时Schiff碱基的构象(即N-苯环与C-苯环的扭转二面角)。  相似文献   
12.
盐酸小檗碱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子吸收和发射测量,研究了盐酸小檗碱与特定序列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双链DNA中含有不配对 G 碱基时,其与盐酸小檗碱作用后产生的光谱特征将明显不同于完全互补的双链DNA.该特征可被用于检测1个错配碱基的双链DNA.利用 Hyperchem Professional 软件包计算了4种寡聚核苷酸的电荷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盐酸小檗碱与寡聚核苷酸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B3LYP/6-31G**和MP2/6-311G**水平上,计算了终致癌物甲基重氮烷阳离子(CH3N2 )在气相和水溶剂中与四种DNA碱基上10个亲核位发生甲基化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气相和溶剂中,终致癌物CH3N2 对碱基上相应亲核位的甲基化反应过程,活化能都比较小(<33.5kJ/mol),是容易进行的放热反应.所以,二甲基亚硝胺一旦形成终致癌物,则很容易与碱基形成癌变物.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稠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虽然对其致癌机理的认识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一般都认为同稠环芳烃与D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关.因为致癌物后的致癌作用最终都是通过损伤细胞中的DNA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已知在液氮温度下(77 K)核酸碱基之间能生成基态复合物[1],这些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比较大的红移.在室温条件下,核酸碱基的荧光发射量子产率很低,以至几乎无法检测.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系列金属-生物分子框架配合物,核酸碱基作为连接分子决定了其多样的微观结构及不同的吸收性质。  相似文献   
17.
含核酸碱基的双亲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并合成了含有核酸碱基腺嘌呤的双亲聚合物, 聚[聚乙二醇600-5-氧-(6-腺嘌呤代己烷基)-异酞酸酯](PPEAHI), 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织行为, SEM观测了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形态, 表明PPEAHI在水溶液中自组织成纳米球. 将纳米球水溶液冻干后, 用FTIR研究了PPEAHI聚合物上的腺嘌呤与底物胸腺嘧啶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受体与底物的互补基团间形成了氢键, 发生了分子识别, 并用变温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氢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采用MP2/6-31+G(d,p)方法优化得到了22个由精氨酸侧链与碱基尿嘧啶、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及腺嘌呤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气相稳定结构, 使用包含BSSE校正的MP2/aug-cc-pVTZ方法计算得到了复合物的气相结合能, 通过MP2/6-31+G(d,p)方法和PCM模型优化得到了复合物的水相稳定结构, 采用MP2/aug-cc-pVTZ方法和PCM模型计算得到了复合物的水相结合能. 研究发现, 精氨酸侧链与碱基间的离子氢键作用强度与单体间电荷转移量、 氢键临界点电子密度及二阶作用稳定化能密切相关. 与中性氢键相比, 离子氢键作用具有更显著的共价作用成分. 研究还发现, 精氨酸侧链和碱基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可以通过氢键受体碱基分子上氧原子和氮原子的质子化反应焓变进行预测, 质子化反应焓变越负, 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越稳定.  相似文献   
19.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分别以冬虫夏草菌丝体粉和鹿茸血为主要原料制品中的多种核苷和碱基成分。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20mmol/L硼砂-15mmol/Lβ-环糊精为缓冲溶液(pH=9.4),分离电压22kV,检测波长254nm,电动进样为10kV、5s时,在10min内同时分离测定了虫草素、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腺苷、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和肌苷。各组分在0.2~2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的范围是0.07~1.67μg/mL。5个批次的冬虫夏草菌丝粉保健品中腺嘌呤、尿嘧啶、腺苷、鸟苷、尿苷5组分的定量结果分别在0.15~0.19mg/g、0.72~0.92mg/g、1.44~1.59mg/g、1.51~2.32mg/g和1.77~2.56mg/g范围内,加标回收率的范围是82.83%~109.21%;2个批次的鹿茸血保健品中次黄嘌呤、尿苷的定量结果在36.55~49.97μg/mL和86.08~108.97μg/mL范围内,加标回收率的范围分别是89.68%~96.79%和99.05%~102.81%。  相似文献   
20.
TPD修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定DNA片段序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图治  程琼 《化学学报》2001,59(7):1125-1129
合成了一种新的吸附偶联试剂-硫酚乙酸琥珀酰亚胺酯(TPD),将TPD吸附在金的表面,利用其琥珀酰亚胺基与客体氨基的反应,将单链DNA修饰在金电极上作为探针,以电化学方法检测能与之互补DNA样品的碱基序列和含量。杂交后的DNA采用自行合成的双[1-二茂铁按甲酰丙基-四氢化吡嗪-4-丙基氨甲酰吡啶]并吩嗪(FCZ)作指示剂进行检测,该化合物能够嵌入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对中,显示出高度电化学活性。该传感的电流信号与DNA深度在2×10^-8~1×10^-7mol/L范围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10mol/L。本方法可用于检测爱滋病和乙肝病毒DNA特征序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