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055篇
化学   6319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54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翟静  雷芃  迟海军  胡知之 《合成化学》2005,13(3):282-283
以苯甲醛和1,2-(2'-吡啶基)-乙二酮为原料,用德布斯法合成了未见报道的2-苯基-4,5-二(2'-吡啶基)咪唑,收率31%,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82.
天然多溴代羟基二苯醚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海洋海绵体中的一类抑菌活性物质,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他们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有效抑制多种有害菌[1-4]的生长.  相似文献   
83.
溴化呋喃甲酰基甲基三苯鉮1与2-乙酰基-3-芳基丙烯酸乙酯2以碳酸钾为碱,在四氢呋喃中室温反应,可以较好的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地生成反-2-呋喃甲酰基-3-芳基-4-乙氧羰基-5-甲基-2,3-二氢呋喃3。产物结构均经波谱予以确定。本文还提出了生成产物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4.
余明新  张永敏 《有机化学》2004,24(6):683-685
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用Sm/TiCl4体系还原亚胺合成了咪唑烷衍生物.发现当没有促进剂1,2-二溴乙烷时,咪唑烷衍生物的产率小于20%,加入1,2-二溴乙烷后,产率大大提高.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NMR和MS光谱确证.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5.
卫艳丽  董川等 《分析化学》2002,30(3):301-303
以快速定量滤纸为基质,用KI-NaAc为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痕量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分析法。该法取样量少,线性范围宽,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4-576;5.44-699;7.21-360ng/斑点;检出限分别为1.14、0.78、1.80ng/斑点。该方法用于巧克力中可可碱、茶叶中咖啡因、氨茶碱药片中茶碱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标准回收率在92.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86.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3-(3'-吡啶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芳基为苯基、3-吡啶基和苯乙烯基)进行基态几何构型全优化,计算分子的电离势I_p和电子亲和势E_A等相关能量,并用Zerner间略微分重叠(ZINDO)和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计算吸收光谱,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优化三种化合物分子的S_1激发态结构,分析其能量与发射光谱的关系,计算溶剂中分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结果对照.计算结果表明,从3-(3'-吡啶基)-6-苯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分子(化合物A)到3-(3'-吡啶基)-6-(3'-吡啶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分子(化合物B)以及3-(3'-吡啶基)-6-对乙烯苯基-1,2,4-三唑并[3,4-b]- 1,3,4-噻二唑分子(化合物C)的电子亲和势依次增大,愈来愈容易接受电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红移.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6种新型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谱、碳谱、热重-差热等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Glu)3ImCl3·3H2O(RE=La^3+,Nd^3+,Er^3+,Eu^3+,Y^3+,Gd^3+;Glu=L-谷氨酸;Im=咪唑),TEM电镜测试表明其有一定规则形貌,粒径在30-60 nm。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约为140,100,250μg·ml^-1),属于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非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稀土氯化物、L-谷氨酸或咪唑。  相似文献   
88.
本文报道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固载的铜(II)催化有机硼酸和咪唑的Ar-N偶联。在3-(2-氨乙氨)丙基功能化的硅胶固载的铜(II)催化下,有机硼酸和咪唑于甲醇中的Ar-N偶联生成高产率相应的偶联产物。而且硅胶负载的铜(II)催化剂经简单过滤,可循环使用5次不降低活性。  相似文献   
89.
利用水热法,以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3L)为主配体,在辅配体1,10-菲咯啉(1,10-phen)和1,4-二(1-咪唑基)苯(dib)的调控作用下得到2个新的镉(Ⅱ)配合物:[Cd2(HL)2(1,10-phen)2(H2O)2](1),{[Cd (HL)(dib)0.5(H2O)2]·2H2O}n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Hirshfeld表面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量化计算对1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配合物12均属于三斜晶系和P1空间群,且1为零维结构,2为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90.
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9年发现方酸以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但方酰胺多齿配体的研究却不多。在方酰胺内鎓盐中,二氧环丁烯具有电荷分离特性,其上的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是理想的配体原子。如果以它为中心,对称地引入具有配位能力的分子片段,如甘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