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2篇
  免费   3685篇
  国内免费   6188篇
化学   16522篇
晶体学   1408篇
力学   3395篇
综合类   784篇
数学   5037篇
物理学   11319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639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855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575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712篇
  2010年   1498篇
  2009年   1599篇
  2008年   1783篇
  2007年   1539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612篇
  2004年   1558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416篇
  2001年   1331篇
  2000年   1073篇
  1999年   841篇
  1998年   795篇
  1997年   847篇
  1996年   936篇
  1995年   858篇
  1994年   671篇
  1993年   648篇
  1992年   736篇
  1991年   759篇
  1990年   713篇
  1989年   611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MTT法测定稀土离子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液中,与BEL 7402和K56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的毒性和增殖毒性。结果表明,在含10%小牛血清培养液中,仅个别稀土离子在较高浓度时对BEL 7402细胞增殖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对于K562细胞,稀土离子在低浓度时对细胞增殖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当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时,较低浓度的稀土离子即可抑制BEL 7402细胞的增殖(P<0 05)。  相似文献   
992.
MoO3/SiO2催化剂的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O3/SiO2催化剂,用XRD,TPR,IR,TPD和活性评价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影响,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性能和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由Lewis碱位Mo=M,Mo-O-Mo中的晶格氧和Lewis酸位Mo^6 构成,在MoO3/SiO2催化剂上,异丁烷主要通过甲基的H双位吸附在表面的Lewis碱位Mo=O上;在常压条件下,异丁烷选择氧化产物主要为异丁烷,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其中深度氧化产物CO2主要由吸附的异丁烯继续反应生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可得到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和含氧有机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3.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 0 .85V(vs.SCE)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4 3V(vs .SCE)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富集 360s和 180s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铅 (Ⅱ )浓度分别在 5 .0× 10 - 9~ 1.0× 10 - 7mol·L- 1和 2 0×10 - 8~ 1.0× 10 - 6 mol·L- 1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富集 6min ,检出限可达 1.0× 10 - 9mol·L- 1(S/N =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尿铅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细胞动力学研究VIII.Na2SeO3对黑根菌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on of Na2SeO3 on Rhizopus nigrocans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microcalorime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rate consta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a2SeO3 is
k=0.03608exp[-0.003608(c+8.60)2]
It was found that Na2SeO3 of low concentration has promoting action on the growth of Rhizopus nigrocans cells,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2SeO3 has inhibitory action. The study has provided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the bioaffect of selenium and the research of toxicology.  相似文献   
995.
活性炭自溶液吸附锌(II)离子及其配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有人提出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活性炭表面电荷,加强对无机离子吸附力等观点,但活性炭对无机离子的吸附活性点,表面含氧基团及配体对吸附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仍众说纷经[1-4]为此,本文提出用氧化一负离子化法处理活性炭,以表面酸度表征表面含氧基团的量,探讨活性炭对Zn(Ⅱ)及其配合物的吸附特性.1试验(1)试验材料活性发由北京光华木材厂出品,分析纯.过20-30目,BET法测得比表面为1316m2·g-1.在2.5×10-2mlo·dm-3的NaNO3中,测得等电点pHIEP为7.75[5],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C(83.9%),N(0.07%),H(1…  相似文献   
996.
1引言Stiefel流形上的优化问题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min x∈S_(n,p) f(X)(1.1)其中目标函数f:R^(n×p)→R为连续可微函数,S_(n,p)表示Stiefel流形,即S_(n,p)={X∈R^(n×p):X^(T)X=Ip,p相似文献   
997.
旋转输液管动力稳定性理论分析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Lagrange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建立了旋转输液管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降阶升维的方法求解系统的特征值问题,并分析了旋转输液管自由振动特性.得到了不同端部集中质量和转速下,系统特征值随流速升高的演变轨迹.揭示了临界流速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内部流体的流动对旋转输液管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影响.在某些参数组合下,系统低阶模态能够形成不同形式的内共振关系.预示了旋转输液管模型蕴含丰富的动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998.
Burgers方程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程中的非线性项难以处理。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时空多项式配点法——多项式特解法求解三维Burgers方程。求解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对三维Burgers方程中的线性导数项(包括时间导数项),求出相应的多项式特解。第二步,将求出的多项式特解作为基函数,对三维Burgers方程中剩余的非线性项进行迭代求解。与时空多项式函数作为基函数对三维Burgers方程进行直接求解相比,该算法简单易行,得到的近似解精度非常高,算法极其稳定,对于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加深对高维Burgers方程的理解能力以及Burgers方程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分数阶修正的不稳定Schrödinger方程(FMUSE),该方程描述了光脉冲在非均匀光纤系统中传播的色散、非线性、增益或吸收变化的普适问题.首先适当地利用广义分数波变换将FMUSE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分离实部和虚部并分别令为零,得到了色散关系.再利用修改的(G’/G)-展开法,求得了一系列带参数的新精确解析解,其中包括三角函数解、双曲函数解和有理函数解,并给出了保证解存在的约束条件.最后当参数取特殊值时得到暗孤波和周期波解.  相似文献   
1000.
超大型航天结构具有超大柔性、超低固有频率的特点,空间机器人在轨组装时应尽可能避免激起超大型结构的柔性振动.空间机器人组装超大型结构模块的过程分成抓捕阶段、位姿调整与稳定阶段、安装阶段和爬行阶段.通过对安装阶段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提出共线安装的轨迹规划方法,有效避免了柔性结构振动.首先,采用自然坐标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主结构-空间机器人-待组装结构的在轨组装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共线安装的要求转化为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约束,要求空间机器人质心到主结构/待组装结构的距离保持不变,实现共线安装的轨迹规划.数值仿真表明:提出的组装方法在组装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超大型结构的横向运动,降低夹持力矩.最后,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组装过程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为超大型航天器的在轨组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