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490篇
化学   226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85篇
综合类   177篇
数学   478篇
物理学   311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研究了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和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在0.02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1)中,上述两组分可在3min内得以完全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检测,并以外标法定量。11次测定含有9.5mg/L盐酸伪麻黄碱和66.7mg/L布洛芬的试样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9%(伪麻黄碱)和1.9%(布洛芬),回收率为103.1%(伪麻黄碱)和97.6%(布洛芬)。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剂的含量,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02.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器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熊少祥  李建军 《色谱》1995,13(6):427-429,440
报道了用电荷耦合检测器等设备组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多波长荧光检测装置。以荧光素和罗丹明B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具有光谱和时间分辨的三维电泳图,与被测物标准荧光光谱对照,可以直接鉴定被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β-环糊精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和毛细管温度等条件,建立了一种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4种物质在6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300,2~200和5~5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检出限分别为0.8,0.6,0.6和1.4 mg.L-1。方法用于分析生槐角和炙槐角样品并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结果在93.8%~105.2%。  相似文献   
104.
105.
使用二元环糊精体系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别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高磺化-β-环糊精(HS-β-CD)及二者混合物为手性选择剂,研究了5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并取得很好的对映体分离结果。比较了HP-β-CD和HS-β-CD手性识别能力,分析了二元环糊精体系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6.
考虑到手性毛细管电泳分离机理的复杂性,提出了不依赖于统计模型的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策略。根据实验参数的多少及其重要性,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完成初步实验。并用Derringer功效函数作为多指标同时优化的评价指标,以取得较高的分离度和较快分离速度;通过对实验参数给予编码,转化为二进制字符串,根据得到的总功效函数值大小进行遗传算法操作,产生新的一组实验条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得到最佳分离条件为止。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华法令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107.
应用普通扫描仪作薄层色谱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志毅  刘素芳  朱辉 《化学通报》2002,65(10):710-711,687
尝试应用普通扫描仪作薄层色谱定量分析。样品通过硅胶板层析展开后,用碘蒸汽显色,再用普通扫描仪记录其图像,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计算出斑点中样品的量。结果表明,对油醇、油酸、月桂胺和焦谷氨酸油酯等长碳链有机化合物,样点在nmol级的范围内时计算量与实际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大环抗生素——毛细管电泳手分离中一种新的手性选择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angminHui  何华 《分析化学》2002,30(5):621-626
两种类型的大环抗生素对很多外消旋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手性选择性相互补充;第一种类型含ansamycin(安沙霉素)特别适合于阳离子外消旋化合物的分离;第二种类型含glycopeptide(糖肽)最适于阴离子的分离,介质了大环抗生素的结构特征及手性识别机理,讨论了PH值,抗生素类型和浓度,电泳电解质浓度和化学性质,有机改性剂及胶束相等的不同实验条件对分离的影响,还概述了几种大环抗生素作为手性选择剂,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不同毛细管预处理方法对组胺、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电泳分离的影响,采用优化的毛细管预处理方法及电泳分离条件基线分离了组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利用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毛细管内壁吸附效应的不同,对电泳淌度极为相近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以PC22细胞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该细胞中所含大量神经递质是多巴胺,不是5-羟色胺。  相似文献   
110.
糖类物质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细管电泳(CE)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以快速、高效、高灵敏度、所需样品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八十年代末开始应用于糖类物质的分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糖类物质进行了评述,主要集中在多糖的水解、衍生、检测、分析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全文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