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化学   2120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酸性沸石分子筛催化Knoevenagel综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伯军  王远等 《催化学报》2002,23(6):555-558
在高硅/铝比的酸性沸石分子筛HY上实现了Knoevenagel缩合反应,Bronsted酸和Lewis酸均可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考察了羰基化合物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极化程度越高,反应越容易进程,示同于碱催化时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活泼氢的酸性并不是影响其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庆大霉素与3,5—二溴水杨醛的缩合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庆大霉素与3,5-二溴水杨醛缩合成席夫碱的条件及其应用,在加热条件下,庆大霉素与3,5-二溴水杨醛缩合成亮黄色席夫碱,其分子反应比为,庆大霉素+3,5-二溴水杨醛=1+1,据此提出了庆大霉素生物效价总量的光度测定法,庆大霉素在0~118.9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λmax=4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98×10^4L.mol^-1.cm^-1本法干扰少,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3.
王冠高聚物担载四核钴羰基族催化剂的醛化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山苍子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苍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Pers)的果实,山鸡椒的根、叶和果实均含挥发油,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证明,山苍子油有明显的平喘与抗过敏作用,对实验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5.
26.
结合课题组近期的相关研究,对固体CD光谱在手性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手性样品固体CD光谱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四对手性席夫碱M(II)(M=Ni、Cu)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CD光谱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配合物的手性构型在固液相中保持一致,但其固液CD光谱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相应配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相中的四面体扭曲或构象的微妙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7.
酸性沸石分子筛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硅/铝比的酸性沸石分子筛HY上实现了Knoevenagel缩合反应.Bronsted酸和Lewis酸均可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考察了羰基化合物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极化程度越高,反应越容易进行;不同于碱催化时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活泼氢的酸性并不是影响其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 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9.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30.
芳醛、8-羟基喹啉与丙二腈或氰乙酸乙酯KF-Al2O3催化下反应生成一系列新 的3,4-二氢-2H-吡喃[3,2-h]喹淋衍生物,产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