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0篇
化学   739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200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液晶润滑添加剂的减摩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颂峰  郑杰 《摩擦学学报》1995,15(3):257-262
液晶润滑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但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涉及其减摩机理的研究内容却还很少。因此,利用向列型液晶材料已氧基苯甲酸和正辛基苯甲酸作为HU-20汽轮机油的添加剂,在给定的压力、速度和温度条件下于Falex试验机上进行了液晶的减摩性能试验研究,并且用X射线衍射、俄歇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溶解于矿物油中的液晶结构、磨损表层的元素组成及其表面形貌作了观察、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对液  相似文献   
82.
采用MM-200型摩塔磨损试验机考察了45^#钢/球墨铸铁摩擦副在650SN基础油和含羟基硅酸盐矿物复合微粉的650SN基础油(KF-1)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650SN基础油润滑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试验时间增加变化较小;而在KF-1润滑下,试验初期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比基础油润滑下的稍大,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相应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同基础油润滑下的相比明显降低.磨损表面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KF-1润滑下45^#钢磨损表面形成了多孔摩擦改性层,硬度明显提高,因而摩擦磨损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3.
以亲水性的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制得膜进行表征测试,分析了添加剂对膜孔结构、结晶度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能有效改善膜的孔径结构,使得膜的微孔增多、孔间连通性增强、膜结晶度降低,达到提高膜的纯水通量和孔隙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采用管式炉研究了在O2/CO2气氛下添加高岭石对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采集和分析燃烧后的PM2.5。结果表明,添加高岭石是燃烧过程中影响PM2.5生成的重要因素。添加高岭石后,生成PM1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均降低,而PM1-2.5的数量和质量浓度均略有增加,PM2.5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峰值点分别出现在0.2μm和2.0μm左右。随着高岭石添加质量比的增加,PM2.5中的S、Pb、Cu、Na和K五种元素的浓度呈下降趋势。粒径小于0.317μm的亚微米颗粒通过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而超微米颗粒则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  相似文献   
85.
在550℃~650℃,24 MPa~30 MPa,反应停留16 s~46 s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0.05 mol/L~0.70 mol/L的甲酸溶液在超临界水中的降解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酸降解的气体产物为H2、CO2和CO,其中H2、CO2为主要产物。高温有利于甲酸降解和H2生成。温度较高(600℃)时,压力变化对甲酸降解无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气体产物中H2的体积分数和碳气化率。甲酸初始浓度对甲酸降解机理有重要影响,浓度较低(0.1 mol/L)时,甲酸降解主要包含脱羧反应和脱羰反应两条反应路径,其中脱羧反应为主反应路径;浓度较高时则有许多副反应发生。碱性添加剂不利于甲酸降解生成H2。  相似文献   
8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的6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琴  张庆合  杨总 《色谱》2010,28(12):1204-1208
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6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根据6种添加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诱惑红和胭脂红)的化学性质,对HPLC分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优化。结果表明:以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和20mmol/L醋酸铵溶液(pH为6.9)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35nm波长下进行检测,可以在18min内完成6种添加剂的同时测定。在高、低两个加标浓度下,样品的回收率为80.7%~94.4%,相对标准偏差(n=3)为2.0%~7.1%。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同时分析测定肉制品中上述6种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87.
硅胶表面修饰添加剂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的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聚乙烯亚胺(PEI)、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硅胶(SiO2)表面进行修饰,并以苯酚为模板,合成硅胶表面修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iO2),制备获得功能添加剂PEI-SiO2、CTMAB-SiO2、MIP-SiO2。按不同剂量分别将功能添加剂加入到卷烟滤嘴中,考察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截留效率。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均可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苯酚释放量。当添加量达到20mg/支时,各功能材料对苯酚的截留效率均超过39%。且添加剂对烟气中苯酚的截留能力大于对烟气中焦油的吸附能力,表明功能添加剂具有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苯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Case-cohort sampling is a commonly use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studying large cohorts. In many situations, some covariates are easily measured on all cohort subjects, and surrogate measurements of the expensive covariates also may be observed. In this pap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variate data collected outside the case-cohort sample, we propose'a class of weighted estimators with general time-varying weights for the additive hazards model, and the estimators are shown to be consistent and asymptotically normal. We also identify the estimator within this class that maximizes efficiency, and simu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gains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 over the existing ones can be substantial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A real example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89.
The stabilizer (additive) method and non-additive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symmetric quantum cod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se methods are gen- eralized to inhomogeneous quantum codes.  相似文献   
90.
We establish the additive theorem of L^2-decay rate for multi- dimensional Markov process with independent marginal processes. Using this and the decomposition method, we obtain explicit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decay rate of non-ergodic Jackson network. In some cases, we get the exact decay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