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化学   2290篇
晶体学   62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107篇
数学   486篇
物理学   12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用载流法研究了Mo~4O~12(O~2) [简作Mo~4(O~2)~2] 与HSO 在酸性条件(4×10^-3~0.5mol·dm^-3)下的反应动力学,并提出了反应机理.反应经历下列历程:Mo~4(O~2)~2+H~2O Mo~4(O~2)(OOH)(k~1,k~-1) Mo~4(O~2)(OOH)+HSO Mo~4(O~2)OOSO~2+H~2O(k~2,k~-2) Mo~4(O~2)OOSO~2+H~2O Mo~4(O~2)+H~2SO~4(k~1,k~-1)中间产物Mo~4(O~2)再以相同机理继续与HSO 反应.由机理,得到了[S(IV)/k~观察与[H^+],[S(IV)]之间的线性关系式以及20℃时的动力学参数:K~1=7.4±0.3dm^3·mol^-1·S^-1,k~-1/k~2=(5.8±0.5)×10^-2和k~-2/k~3=(1.4×0.8)×10^-4.配合物Mo~4(O~2)~2中(O~2)基质子化是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步骤.用此机理讨论了Thompson研究的 MoO(O~2)~2与HSO 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62.
A copper(Ⅱ) complex 1 of a novel macrocyclic polyamine ligand with hydroxylethyl pendant groups, 4,11-bis(hydroxylethyl)-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Rate enhancement for hydrolysis of p-nitrophenyl picolinate (PNPP) catalyzed by 1 was studied kinetically under Brij35 micellar condition. For comparis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rresponding copper(Ⅱ) complex 2 of non-substituted macrocyclic polyamine ligand, 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L') toward the hydrolysis of PNPP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crocyclic polyamine copper(Ⅱ) complex 1 effectively catalyzed the hydrolysis of PNPP, and the pendant ligand hydroxyl group or deprotonated pendant ligand hydroxyl group can act as catalytically active species in the reaction. A ternary Complex kinetic model involving metal ion, ligand and substrate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reasonability of such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63.
戴茂华  汤丁亮  袁友珠 《催化学报》2006,27(12):1063-1068
 以TiCl4和SiCl4为原料,采用水解和非水水解溶胶-凝胶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含量的Ti-Si复氧化物载体,继而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载金催化剂. 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N2吸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氢气和氧气存在下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钛含量在6%~14%范围内时,两种方法制得的Ti-Si复氧化物均为无定形结构,但采用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比表面积较高. 以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含量10%的Ti-Si复氧化物为载体得到的载金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60 min时,丙烯转化率为5.7%, 240 min后降为3.3%, 环氧丙烷的选择性稳定于95%左右. 还考察了非水水解溶胶-凝胶的陈化时间和金沉积-沉淀溶液的pH值等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SO(c1∑-)的猝灭动力学过程.获得了SO2,O2,CO2,N2,He,CS2,CH3OH,C2H5OH,C3H7OH,C4H9OH,CH3COCH3,C6H6 CH2Cl2,CH2Br,CHCl3,CCl4等16种分子与SO(c1∑-)发生猝灭反应的速率常数.初步分析表明:醇类分子CnH2n+1OH(n=1,2,3,4)中的C-H键的数目与其对SO(c1∑-)的猝灭速率成正比;CO2,N2等非极性无机小分子对SO(c1∑-)的猝灭作用不明显,强极性分子SO2对SO(c1∑-)的猝灭作用较强.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的大小对SO(c1∑-)的猝灭过程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而氯代烷烃中氯原子的个数与猝灭速率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朱炜  杨可武  姜玄珍 《分子催化》2005,19(5):399-402
用化学酶法合成L-亮氨酸,先在PdCl2/PPh3/LiBr/H2SO4催化体系作用下,异戊醛酰胺羰基化合成消旋的N-乙酰基亮氨酸;然后在酰基转移酶催化下水解,得到L-亮氨酸和N-乙酰基-D-亮氨酸.文中对酰胺羰基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离得到消旋N-乙酰基亮氨酸产率为66.4%.经酶对映选择地水解后得L-亮氨酸,产率为41%,产物L-亮氨酸经衍生化后由气相色谱测定其光学纯度达99%ee.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了25℃时配阳离子Cu(SCN)~+在NaNO_3—二氧六环—H_2O介质中的稳定常数。溶剂组成变化范围为0,5,10,15和20wt%二氧六环,离子强度范围为0.2~3.0moledm~(-3),溶液的pH=1.5~1.6。本文提出了基于Pitzer方程式的最小二乘多项式逼近法,确定出各种不同组成混合溶剂中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讨论了该常数和一级介质效应与溶剂组成和介电常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混配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羧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 二元体纱,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1200型,  相似文献   
68.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2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10^4倍,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暗示着顺式二水类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是一个潜在的磷酸二酯水解剪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9.
酯类化合物是酒类产品的主要香味成分,也是化妆品、饮料、食品中主要呈香物质,故对其水解行为的研究对揭示影响酯水解反应因素及提高和稳定上述产品质量,特别是解决酒类产品低度化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下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酯水解反应的研究前人作了大量的工作:Bender与Ma  相似文献   
70.
采用从头算方法在6-31G基组上研究了1,2-丁二烯到1,3-丁二烯异构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采用MP2方法对反应的活化位垒进行了相关能的校准.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途经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过程;在MP2/6-31G//UHF/6-31G+ZPE基础上,对应于TS1和TS2的活化位垒分别为64.95×4.184kJ/mol和64.10×4.184kJ/mol.在统一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反应在温度为1100~1600K区间的热速率常数值,计算结果可很好地用Arrhenius公式表达为:k(T)=2.4×10~(13)exp(-62.8×4.184kJ/RT)s.理论的研究结果与实验很好地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