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化学   589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5-Halo-3-oxa-perfluoropentanesulfonic acids 2,4 we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 by treating the corresponding sulfonyl fluorides successively with KOH and concentrated H2SO4: Treatment of the acids with P2O5 gave corresponding anhydrides 3, 5. 3 reacted with various alcohols in the presence of pyridine to yield sulfonates 6. 5-Iodo-3-oxa-perfluoropentanesulfonyl fluoride (1) was converted to the acyl fluoride 9 by fuming sulfuric acid. Depending o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9 can be hydrolyzed to fluorosulfonyl perfluoroalkanoic acid 10 and/or mixed dibasic acid 11. A similar phenomen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hydrolysis of fluorocarbonyl-perfluoromethanesulfonyl fluoride(13). Alcohol reacted readily with the acyl fluoride group but not with the sulfonyl group in 9 giving carboxylic esters, which can be further transformed to the corresponding sulfonates. Perfluoroalkoxide ion -O(CF2)2O(CF2)2SO2F prepared from 9 and F- reacted with active alkyl halides yielding the corresponding ethers. The interaction of 5-halo-3-oxa-perfluoroalkane-sulfonyl fluoride with AlCl3 was investigated.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9 in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AlCl3 is also reported. The yields of the desired ketone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CCl4 as a solvent and changing the order of addition of reactants.  相似文献   
72.
建立测定溶剂型涂料中环己酮含量的气相色谱(GC)检测方法。样品在乙酸乙酯中超声提取,以Z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为分离色谱柱,加入十四烷作为内标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环己酮的质量浓度在10~2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以阴性涂料样品为样品基质,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2.5%~97.8%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87%~1.77%(n=7)之间,方法检出限为13 mg/kg。采用该方法对15种溶剂型涂料样品进行测定,其中11种检出环己酮。该方法能使目标化合物得到有效分离,分析时间短,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溶剂型涂料中环己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3.
过去几十年里,有关疏水改性聚电解质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常认为其不同寻常的流变及溶解特性是由疏水基团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产生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壳聚糖及脱氧胆酸、烷基化和棕榈酰改性壳聚糖衍生物自缔合性质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它们在药物释放和转基因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4.
镁合金用水溶性脱模剂 MK-300、MK-400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开发了镁合金压铸用水溶性脱模剂MK-300、MK-400,可在高倍稀释的条件下使用,实验及实用结果显示MK-300、MK-400的脱模性、润滑性、高温附着性、模具保温性、模具残留物、铸件喷涂适应性、废液处理等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合成了单官能团小分子物质封端的软硬段皆含羧基的脂环族水性聚氨酯(PU),研究了反离子种类、固含量、外加小分子盐/酸、pH值对水性PU的粘度、粒径、CMC和电导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软段分子量水性PU分散液pH临界值和CMC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随固含量升高,PU分散液体系粘度增大,当固含量为30wt%时,粘度比固含量20wt%的体系粘度增大约20倍;随小分子盐NaCl的加入,PU分散液电粘滞效应逐渐消失,电导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NaCl的加入/软段分子量提高,PU分散体系的CMC值减小,钙离子对PU粒子扩散双电层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随pH值的增大,PU分散液体系粒径减小,电导率则升高,随软段分子量提高,pH临界值增大,PU分散体对外加小分子酸存在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6.
涂料中甲醛的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温和酸性条件下,甲醛与品红-亚硫酸钠作用呈现玫瑰红色,遇硫酸后颜色变成深蓝色,可比色定量。文中选用品红-亚硫酸钠法测定涂料中甲醛含量,确定了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1.00mg·L-1,检出限为0.20m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3%。与其它吸光光度法相比,几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水基涂料性质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FJ04A型高速分散机制备出水基涂料,探讨了水基涂料的组分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瓷土和沉淀碳酸钙混合的涂料配方中,沉淀碳酸钙含量较高时涂布纸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较高,而采用压光可以降低涂布纸表面的摩擦系数;在瓷土、沉淀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混合的颜料配方中,重质碳酸钙含量从0%~20%时,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但继续增加其含量时摩擦系数有所降低;羧基丁苯胶乳含量从6%~10%时,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当其含量超过10%后静态摩擦系数反而增大,当羧基丁苯胶乳含量为18%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润滑剂可以降低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其中聚乙烯蜡乳液和氧化聚乙烯乳液的减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8.
石墨烯环氧涂层的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石墨烯水分散液添加到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中制备石墨烯固体润滑涂层,采用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涂层在模拟海水(3.5%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失效过程;采用UMT-3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三种石墨烯基环氧涂层在干摩擦和海水环境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并分析了其磨痕形貌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可以明显提高水性环氧的涂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并降低环氧涂层在干燥条件与海水环境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石墨烯环氧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海水环境中均比干摩擦低.  相似文献   
79.
为了能从交通事故现场的微量物证中检测出道路标线涂料,并进一步区分其厂牌,选取国内三个不同厂牌的热熔型反光道路标线涂料及其配方原料,利用一维红外光谱(FTIR)、二阶导数光谱(SD-IR)、二维相关光谱(2D-IR)进行三级鉴定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厂牌的涂料在一维谱图上峰形相似度很高,只是吸收峰波数有一定的差异,在1 435 cm-1附近都有宽强吸收峰,879,2 955,2 919,2 870 cm-1附近也有较强吸收峰,经过分区域局部放大并与每种配方原料图谱比对分析,可将三个厂牌涂料加以区分,700~970和1 370~1 660 cm-1区域内主要反映出三厂牌涂料的重质碳酸钙相对含量不同,2 800~2 960 cm-1区域内主要反映出聚乙烯蜡(PE蜡)、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相对含量不同。二阶导数谱图不仅验证了一维光谱分析的结果,而且进一步扩大微观差异,并在512~799 cm-1区域内反映出石英砂相对含量的不同。在1 351~1 525 cm-1范围内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中,自动峰出现的位置和个数有着更为显著的差异。因此,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是一种快速有效识别、区分热熔型反光道路标线漆的方法,并且表观分辨率逐级提高。  相似文献   
80.
目前涂料遮盖力测试中普遍使用改变涂料厚度的方法.为提高测试的效率和精度, 提出了改变基底样式并采用不同灰阶基底的遮盖力测试方法.基于对光线入射到薄膜后传播过程的分析, 结合唯象理论, 系统分析了专用基底上涂膜前后的CIELAB色差变化, 采用数学方法模拟出涂料的遮盖表现, 进而实现遮盖力的测试.与已有的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方法、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ASTM)方法以及光谱估计方法的实验比较表明, 新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测试遮盖力, 与DIN方法的参照结果相比其相对测试精度可达0.1 %~11 %, 优于ASTM和光谱评估方法, 且对彩色涂料和非彩色涂料具有同样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