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78篇
化学   1048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379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62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混合金属络合物羟基镍铝交联蒙托土的表面酸性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NH_3-TPD,IR技术研究了混合金属络合物羟基镍铝交联蒙托土的表面羟基和表面酸性。考察了制备方法、Al/Ni比对其表面酸性的影响,同时用异丙苯裂解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交联蒙托土存在L酸和B酸,其中以L酸为主。表面酸性可能来源于柱子和表面羟基,柱子的热稳定性对表面羟基,表面酸性均有较大影响。Ni的引入增加了L酸和B酸,取代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比共聚法的样品更强的酸性。交联蒙托土具有较好的异丙苯裂解性能,Ni的引入使其活性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2.
土豆汁修饰碳糊电极测定色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邬建敏  施清照 《分析化学》1994,22(6):599-601
本提出了用于测定色氨酸的土豆汁修饰碳糊电极,该电极选择性好,能有效地消除酪氨酸的干扰,在pH=7.4的NaH2PO4-NaOH生理缓冲液中,电极响应与色氨酸在9.8×10^-6~9.8×10^-5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是1.5×10^-6mol/L.并详细讨论了电极抗干扰能力与测定条件的关系。用该电极测定了实际样品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53.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3L22X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3L22(SCN)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4.
用两种方法分别将四足配体铽配合物[TbL(NO3)]^2+和[TbL]^3+插层组装到了蒙脱土(MT)层板间,制备出超分子复合发光材料[TbL(NO3)^2+-MT和[TbL]^3+-MT。方法一: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让配离子[TbL(NO3)]^2+取代钠+基蒙脱土(Na-MT)中的Na^+离子,插层组装到蒙脱土层板间。方法二:用配体L与铽基蒙脱土(Tb-MT)反应,使配体插入蒙脱土层板间与Tb^3+离子配位。用元素分析、XRD,FT-IR,UV-vis和热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蒙脱土良好的层柱结构特征,其层间距d001值与插层配离予的直径吻合较好,配离子以单层形式分布于蒙脱土层板间,复合材料中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在紫外光激发下,复合材料发出较强的Tb^3+特征荧光,其发射光谱与相应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很相似;复合材料中配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较相应纯配合物有明显提高。荧光寿命较长;配合物的激发波长向可见光区发生位移,说明插层组装实现了对配合物激发波长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凹凸棒土(Attapulgite),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将其均匀分散到苯乙烯单体中,并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方法制备出凹凸棒土/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了凹凸棒土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对复合物的GPC测试表明,采用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可以显著提高树脂的分子量。XRD结果表明聚苯乙烯不是嵌入到凹凸棒土的层间,而是通过离子吸附接枝在凹凸棒土的棒状晶束上。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提出用CHCl_3选择性萃取稀土-二安替匹啉甲烷-I~三元络合物的方法,从铁、镍合金中分离微量稀土元素,借偶氮胂Ⅲ光度测定。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稀土三元络合物的定量萃取条件及Cu(Ⅱ).W(Ⅵ)对萃取的影响等。在确定的最佳分离及测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001%RE,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  相似文献   
57.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配合物,水杨醛-L-甲硫氨酸—水合钴(Ⅱ),Co(salmet)·H2O,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TG及DTG曲线表明配合物按两步分解:Co(salmet)·H2O142-175℃(1)→Co(salmet)175-820℃(2)→CoO用Ar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联合求出两步骤的动力学。步骤(1)、(2)的动力学方程分别表示如下:dα/dt=A·e-E/RT(1-α)[-ln(1-α)]dα/dt=A·e-E/RT(1-α)2[(1-α)-1-1]  相似文献   
58.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PrCl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在该体系中有三种比学计量的配合物形成,其化学组成为:2PrCl_3·18C6·6H_2O·C_2H_5OH、4PrCl_3·3(18C6)·12H_2O和PrCl_3·18C6·3H_2O,依据相平衡结果,合成了三种固态配合物,利用化学分析、IR、TG、DTG、DSC及电导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道了十种希土元素与3,5-二硝基水扬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元素和化学分析测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磁化率、X射线粉天衍射等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采用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900℃)下成功地合成单一晶相Gd3Al5O12∶Eu3+发光粉体,紫外激发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粉体615 nm和593 nm荧光发射源于Eu3+的5D0-7F2和5D0-7F1跃迁.该方法中各工艺条件(如pH值、柠檬酸/金属离子比、煅烧温度)对Gd3Al5O12∶Eu3+发光性能均有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了获得最佳发光性能荧光粉体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