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906篇
化学   4904篇
晶体学   62篇
力学   76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363篇
物理学   139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陈彬  傅强  赵成大 《化学学报》1990,48(9):856-859
本文对顺-, 反-氟代乙烯基负离子异构化反应的反应途径进行了微观动力学解析。在RHF/4-31G水平上优化求得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平衡几何和总能量, 得到了活化能、反应热、A因子及活化熵等一些物理量, 从反应物到过渡态的振动相关表明: 正则振动模式是各自独立的; 键角H(1)-C-C的伸缩振动模式直接与内禀进动(IRC)相连结。这为模式选择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42.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发中的铜、铁、镍、锌、钴、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能咏  黄春城  傅厚暾 《色谱》1990,8(2):114-116
本文采用多组份弱酸盐混合体系为流动相,首先对铜,铁等六种金属试验最佳分离条件。然后分析人发试样,较为满意的分析了铜、铁、镍、锌、铅五种金属元素,钴量很少未检出。Fe~(3+):5.0—120ppm,Cu~(2+):7.0—11.0ppm,Ni~(2+):3.0—6.5ppm,Zn~(2+):102—200ppm,Pb~(2+):14—31.5ppm,与文献  相似文献   
943.
张伦  方新钦  张铁灵 《化学学报》1989,47(4):408-410
本文报道了N-乙酰基-N-苯酰基二茂铁基腙[Fe-C(CH3)=NNH-COC6H5,Fc=C5H5FeC5H4]的IIB族和某些主族金属螯合物.  相似文献   
944.
白令君  李盛荣  王耕霖 《化学学报》1989,47(12):1174-1177
以2-甲基喹 啉为配体合成了五种含有阴离子ClO~4^-或BF~4^-的铜(II)配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热重谱、ESR谱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 提出双核铜配合物中含有直线型单氧桥Cu(II)-O-Cu(II)键的可能构型。  相似文献   
945.
烷基对取代锂氟类硅烯R2SiLiF的构型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二甲基锂氟类硅烯和二乙基锂氟类硅烯的各异构体的构型和能量.烷基的引入增加了Si的σ电子对Li的授与而降低了F对Si空p轨道的电子回授,使类硅烯的p-络合物构型热稳定性下降,而σ-络合物热稳定性增加.在上述两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三元环构型的热稳定性只有很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6.
设计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吖啶酯的合成新路线,以二苯胺为原料合成吖啶-9-羧酸,经酰氯化后与3-(4-羟基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反应得4-(2-琥珀酰亚胺基氧羰基乙基)苯基-9-吖啶羧酸酯,最后与氟磺酸甲酯反应即得4-(2-琥珀酰亚胺基氧羰基)苯基-10-甲基吖啶-9-羧酸酯氟磺酸盐(俗称吖啶酯).  相似文献   
947.
谢斌  李金山  门振宇 《化学学报》1998,56(3):263-269
合成了七个胺铜或镍配离子的TCNQ电荷转移盐[ML2][TCNQ]n(TCNQ=7, 7, 8, 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n=2, 3;M=Cu, Ni; L=tn, pn, dien, dmtad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顺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磁化率和电导率对这些电荷转移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这些电荷转移盐分子中存在TCNQ^0和TCNQ^-且TCNQ^0与TCNQ^-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部分电荷从[TCNQ]n^2向[ML2]^2^+转移, 导致化合物中的金属表现为混合价态。七个样品的室温电导率在10^-^5~10^-^1^0S.cm^-^1, 属于有机半导体, 其导电性主要归结为一维TCNQ分子柱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8.
研究了3-(2'-苯基-1', 2', 3'-连三唑-4'-基)-4-氨基-5-巯基-1, 2, 4-三唑(1)与取代苯甲酸和脂肪酸(2a-r)在POCl3催化下的反应, 共合成得到18个新的3-(2'-苯基-1', 2', 3'-连三唑-4'-基)-6-烷基/芳基-均三唑并[3, 4-b]-1, 3, 4-噻二唑(3a-r), 经元素分析,IR, 1H NMR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949.
邓建国  彭宇行 《化学学报》1998,56(10):1032-1036
研究了以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酯[(CH~3)~3SiOSO~2CH~3,TMSOFf]为主引发剂,TiCl~4为共引发剂的复合引发体系对1,3-戊二烯(PD)的聚合行为。TMSOTf/TiCl~4复合体系引发PD不但比单独的TiCl~4引发具有更高的引发活性,而且提高了聚合物分子量,能把聚合反应速率提高8.8倍,把聚合物的收率从TiCl~4引发的62.5%提高到95%以上。对该复合体系聚合PD的动力学,反应机理所作的研究表明:TMSOTf和TMSOTf/TiCl~4都是通过它们与体系中残存水通过水解生成的质子酸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属一级反应。在该体系中加入酮类后,产率和分子量均降低,但均随着酮类的位阻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50.
通过离子交换法, 将含钛过渡金属离子一、三取代钨硅、钨磷过氧杂多配合物嵌入Zn2Al类水滑石中, 获得了柱撑化合物, 并用XRD, IR, XPS, 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过氧杂多阴离子进入水滑石层间后, 水滑石的层间距从0.92nm增大到1.47nm, 且O2^2^-链没有被破坏。柱撑产物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显示优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