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化学   1013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4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用AM1方法研究了碳酸和碳酸酯的热消除反应.发现迁移基团R和基团R’共同制约这类吸热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多个系列的类钙钛石(A2BO4)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系统地研究探讨了该类催化剂的晶体与光谱结构、缺陷结构、对NO和C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对氧的吸脱性能及氧化还原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考察了上述多个系列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发现Ni系A2BO4复合氧化物是NO直接分解的高活性催化体系, 特别是LaSrNiO4-λ催化剂具有很高NO的分解活性, 其活性高于文献报道Y-Ba-CuO/MgO的和Co系ABO3催化剂. 同时发现LaSrCuO4-λ具有较高的CO还原NO催化性能. 提出了在类钙钛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O分解和还原反应统一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 并比较了两个反应的异同点, 确认了氧空位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 并较深入的探讨了取代效应、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结构效应对NO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影响机制. 本文分析总结了作者在类钙钛石(K2NiF4)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化性质及对 Nox消除反应的催化性能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化学计量学在有机物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计量学在有机物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色素、抗氧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环境污染物、农药及药物等电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引用参考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14.
运用微滴溶剂萃取-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联用技术(SDE-GC-μECD)对水中挥发性卤代烃(vHH)的分析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优化了微滴溶剂萃取技术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在0.1~20μg/L之间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在1.2%~4.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117%之间.该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很少(1~2 μL),装置简便,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环保、高效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肉苁蓉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肉苁蓉挥发性物质,测得肉苁蓉挥发油的含量为3.5%;利用GC/MS法分离确认出24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占总挥发油的83.60%;又用单离子法分离出丁香酚,并用IR,EI-MS法对其进行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6.
赵沁  王新平  蔡天锡 《催化学报》2002,23(6):575-579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固体电解质电解池消除NO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电化学消除NO研究体系、电化学消除NO分解机制、O2-在固体电解质电解池中传导的控速步骤、电极种类和形态对NO分解性能的影响以及直流与交流电作用的差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在RuO2—Ag—YSZ—Pd电解池上实现的NO选择性分解是迄今为止的最佳结果,500℃下NO的转化率为31.8%,NO的分解活性是O2的分解活性的13倍.该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提高NO分解相对于共存O2离子化的选择性、降低O2-在阴极界面处的传导阻力和探寻可在更低温度传导O2-的新的固体电解质  相似文献   
17.
UV-Vis-草酸铁络合物-H2O2法是一种新的高级氧化工艺,该工艺产生的羟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与水中大多数有机物迅速反应而使其降解;用Fe(phen)23+光度法研究了该体系中羟自由基·OH产生的规律,·OH可将Fe(phen)23+(Fe2+-菲咯啉络合物)氧化成Fe(phen)23+(Fe3+-菲咯啉络合物),通过测定Fe(phen)23+在508nm处吸光度的变化可间接求出·OH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在pH=4.0,=1∶5∶10(化学计量数)时,·OH的生成量最大;该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胺、醇、醚类化合物电离能的自相关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原子的染色序数 fi 定义为 :fi=gi·xi,式中 gi 为原子i在分子中的序数 ,xi 为其染色系数 .基于fi 建立改进的原子序数自相关拓扑指数mF ,其中的1F对烷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 .使用第一电离能 (Ip)与0 F ,1F的数量关系模型对 32种脂肪族胺、醇、醚进行估算、预测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