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49篇
化学   152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47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硅蛋白的发现导致了生物无机化学范式的转变,因为它是第一个可以催化无机单体合成无机聚合物分子的酶。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数据证实,两种硅质海绵动物,包括寻常海绵和六放海绵,它们的骨针都是由硅蛋白/酶催化合成的。这种酶不仅存在于硅质海绵骨针内部,而且也存在于硅质海绵骨针表面。在硅质海绵骨针生长过程中,它催化生物二氧化硅的合成而构建硅薄层,一层层的硅薄层逐步沉积从而形成硅质海绵骨针。寻常海绵动物Suberites domuncula体外实验获得的硅蛋白活性数据(催化生物二氧化硅的形成)反映了体内骨针生长所需的生物二氧化硅量。本文最后总结了在寻常海绵动物骨针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熔合现象,即内部的硅薄层"烧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硅棒。强壮的和坚硬的生物二氧化硅骨架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硬化过程,这个过程由海绵动物排水通道表面的细胞膜控制,排除生物二氧化硅缩聚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水分而使材料固化。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常用的检测方法,分别讨论了利用动态修饰与静态修饰来解决免疫分析中蛋白质吸附问题,以及竞争免疫分析与非竞争免疫分析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应用,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2005年以来,金属离子和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材料及其他特别材料结合质谱检测,用于富集分离测定磷酸化肽及磷酸化蛋白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119篇。  相似文献   
94.
将原子与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入分子力学方法,即利用ABEEMσπ浮动电荷力场与ABEEM-7P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及OPLS-AA固定电荷力场方法,对GA88和GB88蛋白进行了水溶液(温度295 K)和真空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两个蛋白质的结构与实验结构的均方根偏差,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的两个蛋白质的回旋半径、氢键分布、径向分布及电荷分布情况.结果表明,ABEEMσπ和OPLS-AA力场均能正确模拟蛋白质结构,得到的各项偏差值接近,但从各偏差的波动大小可见,ABEEMσπ力场的模拟更稳定;回旋半径模拟很好地体现了蛋白质的"电致紧缩"现象;氢键分布、径向分布及电荷分布表明,与OPLS-AA固定电荷力场相比,ABEEMσπ浮动电荷力场能更好地体现蛋白质和周围水分子的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95.
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构建了一种新型抗体固定方法.先将抗体与寡核苷酸单链交联,再将两者的复合物与固相载体表面上的互补寡核苷酸链结合,从而将抗体固定到载体的表面.在磁珠表面对该固定方法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以本方法构建了针对转基因Bt Cry1Ac蛋白的免疫芯片,用Cy3标记二抗对其探针固定效果进行分析,并且在芯片上对Bt Cry1 Ac蛋白进行梯度浓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以本方法构建的抗体芯片,探针分布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探针层分布均匀,非特异吸附小;检测灵敏度达到0.01 ~ 0.05 μg/L;此外,通过杂交核酸双链的解离成功实现了芯片的再生,有助于解决传统抗体固定方法中芯片不可再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NEWS     
《分析化学》2013,(1):159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其分子量为21000,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清、脑脊液、尿液中。在正常血浆中,90%的RBP与甲状腺结合蛋白结合,不能被肾小球滤出;10%的游离RBP经肾小球滤除后被肾小管重吸收。  相似文献   
97.
表面带羧基的量子点(QD)在活化剂作用下与羊抗HBsAg共价偶联。本研究考察了4种不同封闭剂[乙醇胺(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PEG2000-NH2)和牛血清蛋白(BSA)]对制备得到的量子点-抗体复合物(QD-Ab)的影响。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PAGE分析复合物的电泳和粒径特征,斑点免疫杂交反应比较不同封闭剂制备的复合物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量子点可以与HBsAg抗体共价偶联形成QD-Ab复合物,斑点免疫反应表明其中PEG2000-NH2封闭的复合物免疫特性较优,可以检测到1.57 ng的HBsAg斑点。  相似文献   
98.
建立体积排阻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EC-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富硒大米含硒蛋白组成方法。通过水提、盐提、碱提和醇提方法提取,并用丙酮沉淀蛋白,硒的回收率分别为9.6%,16.8%,48.2%和14.9%,纯化后的蛋白结合硒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碱溶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蛋白液经SEC-HPLC-ICP-MS检测,通过蛋白色谱峰(λ=280 nm)和ICP-MS硒峰(78Se)对比分析,利用分子量标准曲线测定出4类蛋白中含硒蛋白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富硒大米中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并不是硒的主要存在蛋白。硒主要存在于>7 kDa的碱溶谷蛋白和球蛋白,其中碱溶含硒蛋白主要组分F1分子量为199.8 kDa。  相似文献   
99.
对克伦特罗具有高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克伦特罗(CL)半抗原2-(1-(4-氨基-3,5-二氯苯基)-2-(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酸,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经免疫、分离、纯化获得抗CL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CL具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c-ELISA)法。本方法对CL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4~1.0 mg/L,定量检测下限为0.13μg/L。在尿样中添加CL标准至含量分别为10.0和1.0μg/L,dc-ELISA法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0.0%~115.9%和80.5%~112.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和12.6%(n=10)。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抗体与CL结构类似物沙丁胺醇(SAL)的交叉反应率<0.3%,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抗体可有效避免现有克伦特罗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假阳性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Tris-HCl提取胂蛋白,HNO3-H2O2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胂蛋白总量的分析方法。并对Tris-HCl提取海虾中胂蛋白的不同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H为8.5,抽提温度为20℃,抽提时间为30 min,固液比为1:10时胂蛋白的提取率最大;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方法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S/K)为As:0.1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相关系数为R=0.9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