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74篇
化学   75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79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5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反胶团相转移法提取青霉素G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非蛋白质类活性物质青霉素G在反胶团相转移提取中的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青霉素G在CTAB/正辛醇:氯仿(4:1,V/V)反胶团体系中的相转移提取为离子对静电作用与胶团溶解机理;在室温及pH值5~8的条件下,提取率在90%以上,且保持了青霉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The organic nanoparticles of a blue-light-emitting molecule, 1,3-diphenyl-5-(9-anthryl)-2-pyrazuline, were prepared by re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cetonitrile as the solvent for the molecular precursor. Three morphologies, spherical, doughnut-shaped and cubic, could be observ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forthe nanoparfides by the volume-controlled addition of acetonitrile.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acetonitrile addi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growth habits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The nanoparticles exhibit the novel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monomer and the bulk crystals.  相似文献   
53.
林翠英  赵剑曦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2):1501-1505
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可用于表征氯仿体系中反胶团增溶水的能力. 对于C12-s-C12•2Br (s=2, 3, 4, 5, 6, 8)系列, 不论体系是否含有NaBr电解质, 由于具有较短联接链的表面活性剂易形成较大的反胶团, 其增溶水的能力随着联接链长度增加而降低. 与未含NaBr电解质的体系相比, 当体系中存在NaBr电解质时所形成的反胶团增溶水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4.
对硅酸聚合机制反应级数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胶凝法研究酸化了的不同摩尔比 (Si O2 /Na2 O)的硅酸钠溶液的胶凝速度 ,发现在恒盐条件下 ,硅酸胶凝速度常数是 2 ,这个结果和我们过去所提出的硅酸聚合机制符合一致。  相似文献   
55.
金属离子在煤界面吸附对煤成浆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研究了六种金属离子在三种煤表面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离子能够改善煤的制浆效果,即铜离子加入煤浆中,分散剂的用量降低50%,煤浆浓度提高;钙、镁、钴、锌离子对煤的成浆性不利的原因是它们不能有效地被吸附到煤表面,游离的金属离子和分散剂发生反应,使得吸附到煤表面的分散剂相对减少,煤的成浆性变差。  相似文献   
56.
DSB显著提高羧酸盐驱油体系抗钙镁离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工业品级的天然混合长链烷基羧酸盐(SDC)以及与3-(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2-羟基-丙磺酸(DSB)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ITFmin), 分别得出其抗钙镁离子的能力为400和5000 mg/L. 选择试剂级十二烷基羧酸钠与DSB复配, 测定了不同配比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结合长链烷基脂肪酸与钙离子的溶度积Ksp, 分析了对不溶性长链烷基羧酸盐形成的影响. 根据现场驱油体系配方, 计算了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配比为4:1时的十二烷基羧酸盐在胶束中的摩尔分数xm1为0.51, 相互作用参数βm值为-3.11, 反映了两者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 对由1个十二烷基羧酸分子、1个DSB分子及1个二价钙离子组成的模型复合物进行了能量计算和电荷分布计算, 得出在长链烷基羧酸盐和DSB两者混合胶束的界面层中存在负电荷空穴, 提出二价金属离子被络合的模型, 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57.
吐鲁番-哈密盆地煤成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吐鲁番-哈密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主要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煤成油的主要贡献者是基质镜质体及木栓质体。原油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富含链烷烃(70%—80%)、高姥/植比(6—8)、富重碳同位素(δ~(13)C为—26‰至—23‰PDB)和C_(29)甾烷占绝对优势,煤的生烃过程具多阶性,早生早排是煤成油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8.
AM1法研究乙烯与环己—1,3—二烯热加成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煤的孔结构特征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选用17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中国煤,详细研究了煤孔结构特征对煤浆性质的影响。发现煤孔体积通过影响煤在分散体系中的吸水性,从而影响煤之成浆性。但由于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亲水性的显著差异,煤孔体积在影响煤成浆性的能力方面差别很大,这使得煤吸水性和浆体最高煤浓度与煤孔体积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而是取决于煤孔体积V和以煤-水接触角(θ)的余弦值表示的煤表面亲水性因子的乘积,即煤之有效孔体积:V×cos(θ/  相似文献   
60.
氧乙烯基对胶团化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各种条件下C_8H_(17)(OC_2H_4)_n-SO_4Na(C_8E_nS; n=0,1,3)的cmc, 并计算了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胶团化过程中的自由能(ΔG°)和熵变(ΔS°)。结果发现: C_8E_nS的cmc随n的增加而下降, 并且下降的幅度逐渐变小; 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也随n的增加而减小; ΔS°随n的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 对于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是如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氧乙烯基(EO)具有亲水和疏水二重性, 随着EO数的增加, EO的疏水性相对减弱而亲水能力将相对增加所致。EO的这个特点, 是它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具有特殊表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