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200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5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赵文川  钟显云  刘彬 《光子学报》2014,43(9):912007
提出一种基于条纹反射的光学表面疵病检测方法,检测系统由液晶显示屏、CCD相机和计算机组成.检测时在显示屏上分别显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正交的正弦性条纹,用CCD相机记录经被测表面反射的正弦条纹像,通过相移技术得到两个方向正交的相位分布和对比度分布,通过对比度分布确定被测表面的疵病位置.被测面表面面形相关信息包含在相位分布中,其表面疵病细节信息包含在局部微观相位分布之中.对相位分布进行多项式拟合后相减得到疵病引起的微观相位分布,计算得到表面疵病的梯度分布,积分得其高度分布.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列出218种与头发微量元素不平衡相关的疾病,其中内科101种、儿科25种、妇产科10种、皮肤科18种、五官科21种、中医科19种、肿瘤科24种。与每种疾病相关的不平衡元素都用箭头表示,箭头向下(↓)表示该元素缺乏,箭头向上(↑)表示该元素过多。某种疾病的发生可能是某种或某些元素缺乏和某种或某些元素过多所引起的,定性地为医生诊断提供了依据。查什么病,需检测什么元素;反之,可从元素检测结果,判别发生什么病。因此,每种疾病需检测相关元素的种数和每种元素的箭头指向具有双重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在模板分子存在下,在金电极上自组装邻氨基苯硫酚(oATP),通过电聚合制得毒莠定印迹的oATP/金纳米粒子聚合薄膜及其安培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表征,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单体与模板间的相互作用.以K3Fe(CN)6为探针,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的峰电流与毒莠定浓度在2.0×10^-7-2.4×10 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3),毒莠定的检出限为6.5×10 8mol/L(S/N=3).将该印迹膜传感器用于环境水样加标回收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家蚕微粒子病集团母蛾抽样检验的历史背景为线索,介绍了基于集团属性的计数型抽样检验的概念、OC函数及其算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农业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指出集团抽样检验的应用前景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关于抗癌活性的蟾蜍二烯内酯的结构修饰化合物已达到100多个。甾体母核3位磺酸化的蟾蜍二烯内酯是从蟾蜍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微量成分,但目前尚无关于蟾蜍二烯内酯磺酸化修饰的报道。该文以沙蟾毒精为例,首次发展了一种高效的3位磺酸化沙蟾毒精的合成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基于自制亲水性材料Click TE-Cys,发展了反相/亲水串联固相萃取的反应产物后处理方法,用于磺酸化沙蟾毒精的富集。依此法对总蟾毒配基进行了磺酸化和目标产物的富集及LC-MS定性分析,实现了大量具有潜在抗癌活性的新化合物的制备和富集,为进一步实现高效低毒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量子化学参数对氯代苯理化生物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hemoffice 8.0中的MOPAC-AM1算法对12个氯代苯分子和苯的9种量子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参数作为描述符引入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氯代苯的5种理化生物活(毒) 性与量化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均大于0.98 , 其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 同时对部分无实验数据的氯代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7.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dentified the natural compound curcumin to be an effective G551D-CFTR activator by cell-based fluorescent assay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We demonstrated that curcumin can restore the impaired chloride conductance of G551D mutant CFTR. The activity is rapid, reversible, and cAMP-dependent. Our study identified a new natural lead compound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f cystic fibrosis caused by G551D mutation of CFTR.  相似文献   
108.
贺丽迎  唐晓琴  赵舰  杨乾展  李莉 《色谱》2023,41(1):94-103
鹅膏肽类毒素是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死毒素,因此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毒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纯水提取后,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0 mm, 2.1μm)对待测组分进行色谱分离;采用可加热电喷雾电离源(HESI),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Full mass-ddMS^(2))模式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分析;在目标离子选择性扫描(Targeted-SIM)模式下,以外标法对待测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鹅膏肽类毒素在1.0~20.0μ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均为0.006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8%~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2%~8.3%。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化合物特征信息,可根据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结合同位素分布信息锁定可疑化合物,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在没有相关标准品的情况下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推断和确证。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定性分析特异性强,定量测定灵敏度高,可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定性定量的检测要求,同时也为开展此类毒素中毒快速筛查及未知毒素的结构锁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一直以来毒蘑菇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之一,也是食物中毒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毒蘑菇中含量最高、致死性最强的毒素为鹅膏毒肽。因此,鹅膏毒素准确快捷的检测对鉴别中毒源、患者后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鹅膏毒肽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一些基于免疫识别和特殊化学结构的检测技术。而不断开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新型检测方法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该文就鹅膏毒肽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研究同行对此领域的关注,以激发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伊曲茶碱是一种新型选择性腺苷A2A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和改善帕金森氏病初期运动障碍。在伊曲茶碱中间体A1(6-氨基-1,3-二乙基-2,4-(1H,3H)-嘧啶二酮)的合成过程中,碱性条件或高温条件下会伴随生成至少2种副产物,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对该中间体合成过程中的其中一种副产物进行过研究,确定其结构为(E)-N-乙基-2-氰基-3-乙氨基-2-丁烯酰胺。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中间体A1的另外一种杂质进行分析:称取0.4 g中间体放入50 mL的烧杯中,依次加入8 mL水、8 mL乙腈,超声溶解,经0.45 μm有机膜过滤,得到测试样品溶液。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 μm)分离,柱温35 ℃,流动相为乙腈(A)和水(B),梯度洗脱(tmin/A∶B)=t0/20∶80, t15/60∶40, t20~t50/9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8 nm。然后通过Ceres B制备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30/70, v/v)为流动相,流速为30 mL/min,在268 nm波长下检测,洗脱得到杂质纯品。通过高分辨率质谱(HRMS)、一维核磁共振(NMR)、二维核磁共振(2D NMR)对杂质进行了结构确认,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杂质经分析确认为1-(1,3-二乙基-2,6-二氧-1,2,3,6-四氢嘧啶-4-基)-3-乙基脲。根据杂质的化学结构推测其生成机理为:在碱性条件或高温条件下合成中间体A1时,过量的二乙基脲继续与中间体A1发生酰胺化反应而得到此副产物。此杂质与伊曲茶碱中间体A1结构相似,会伴随A1参与到伊曲茶碱合成的后续反应中,并对伊曲茶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伊曲茶碱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该杂质的含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