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23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1.
国内外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中间体,DMC带有-CO、-COOCH3和CH3基团,可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羧甲基化反应,取代传统使用的有毒原料光气、硫酸二甲酯和甲基氯等。因此,1992年DMC在欧洲被登记为绿色无毒化学品,DMC可替代光气合成聚碳酸酯、碳酸二苯酯、异氰酸酯(TDI、MDI、HDI、IPPI)及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ADC);也可用于合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苯甲醚、甲基芳胺等;此外,DMC具有高的含氧量(53.3%),可以用做汽油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还具有与其它溶剂相溶性好,蒸发速度快的特点,适于在特种油漆、药物制造行业使用。因此,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化学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变的多元醇法制备了40%Pt/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应用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由该制备方法可得到高分散,金属粒子粒径分布窄的高载量贵金属催化剂.TEM统计结果表明,调变多元醇法制备的40%Pt/C催化剂的金属粒子平均粒径约为2.9nm.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单池性能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得的40%Pt/C的电催化氧还原能力比同型商品催化剂更好.另外,利用UV-Vis光谱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在调变的多元醇法中,Pt4+的还原是一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CaS:Ce,Sm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碳还原法制备了CaS:Ce,Sm样品,并研究了反应机理、还原原理以及灼烧温度对CaS晶格形成和光激励发光的影响。样品的XRD测试表明,采用碳还原法制备的CaS:Ce,Sm样品,具有纯CaS的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0.569 4 nm,样品的激发光谱是峰值分别位于295 nm和461 nm的宽带谱,样品的荧光光谱是峰值位于503 nm、560 nm、600 nm和655 nm带谱,光激励发光光谱是峰值分别位于500 nm,565 nm和605 nm的宽带谱,光激励激发光谱是峰值位于1 150 nm的宽带谱。  相似文献   
14.
许多多元醇在270-500K间具有相变焓很大的固-固相变,是一类潜在的固-固相变低温储能物质。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多元醇,除在化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外,在低温储能方面也有相当乐观的开发前景。它的有关热性质虽已有一些DSC研究报道,但数据精度较差并缺乏系统性。作为系统研究多元醇及其固体溶液热力学性质工作的一部份,本文将报道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在275—500K间的热容和相变,并根据所测其固-固相变焓数据讨论该物质被破坏的平均氢键键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质原料腰果酚和9,10-二氢-9-氧杂-10-膦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磷杂菲改性腰果酚多元醇(P-Cardanol-Polyol), 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磷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P-Cardanol-Polyol对聚氨酯硬泡(RPUF)进行阻燃改性, 得到一系列阻燃聚氨酯硬泡. 考察了P-Cardanol-Polyol的用量对阻燃聚氨酯硬泡的形貌、 密度、 热导率、 压缩性能、 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P-Cardanol-Polyol对聚氨酯硬泡的密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P-Cardanol-Polyol的加入, 阻燃聚氨酯硬泡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 热导率也逐渐降低. 未改性聚氨酯硬泡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总放热量分别为390 kW/m2和31.9 MJ/m2, 阻燃聚氨酯硬泡则降低至340 kW/m2和24.6 MJ/m2. 此外, 阻燃聚氨酯硬泡的压缩强度比未改性聚氨酯硬泡提升了约13%. 炭层分析结果表明, P-Cardanol-Polyol能够促进聚氨酯硬泡形成连续致密且具有良好抗热氧化性能的炭层, 有利于减少燃烧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逸出, 从而提升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三价铁盐为铁源,采用多元醇还原法在低温下制备出了具有不同长径比的棒状LiFePO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回流反应时间下制备出的前驱体和最终的LiFePO4/C样品.结果表明:回流反应时间对LiFePO4的形貌和特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把回流反应时间从4 h延长至16 h,材料的形貌由不规则的短棒状颗粒变为规则的长棒状颗粒,且棒的直径明显变小.当回流反应时间为10 h时,样品复合了多种形貌,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在低倍率下具有优秀的性能,0.1C放电比容量为163 mAh g-1;当回流反应时间为16 h时,样品具有最大的长径比,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在高倍率下具有良好的性能,1C、3C、5C、10C、20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5、125、118、110、98 mAh g-1,循环性能良好,几乎无衰减.  相似文献   
18.
Amorphous carbon and graphene co-modified LiFePO_4 nanocomposite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polyol process in connection with a following thermal treatment.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XRD.Mossbauer spectra,Raman spectra,SEM,TEM,BET,O_2-TPO,galvano charge-discharge,CV and EI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se composition,carbon content,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The effect of introducing way of carbon sources on th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LiFePO_4/C/graphene composite w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Under optimized synthetic conditions,highly crystalized olivine-type LiFePO_4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with electron conductive Fe_2P and FeP as the main impurity phases.SEM and TEM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e graphene sheet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inside the sample to create an open structured LiFePO_4 with respect to graphene,while the glucosederived carbon mainly coated over LiFeP04 particles which effectively connected the graphene sheets and LiFePO_4 particles to result in a more efficient charge transfer process.As a result,favor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amorphous carbon-graphene co-modified LiFePO_4 was further progressively improved upon cycling in the first 200 cycles to reach a reversible specificcapacity as high as 97 mAh·g~(-1) at 10 C rate.  相似文献   
19.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和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Ni_2P/SiO_2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_2P/SiO_2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仅含Ni_2P活性相的Ni_2P/SiO_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氢气压力4 MPa、空速为20.8 h~(-1)下,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的Ni_2P/SiO_2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萘加氢活性,这主要是因为程序还原法制备的Ni_2P/SiO_2催化剂中有更多Ni_2P物种生成,提供了较多的活性位点(CO吸附量21.6μmol/g);且催化剂表面弱酸位点多,有利于芳烃吸附。当选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_2P/SiO_2催化剂时,在保证生成纯相Ni_2P的前提下,较低的Ni/P比更有利于合成高加氢活性的Ni_2P/SiO_2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浆态反应器中铁/活性炭催化剂上还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反应是一个有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数十年来,学者们已发现了铁系,钴系和钌系等具有优良FTS反应性能的催化剂体系,铁/活性炭(Fe/Activated Carbon,AC)催化剂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八十年代末开发的一类费托合成催化剂,由于活性炭载体发达的孔结构使得该催化剂上FTS反应产物中汽油,柴油选择性高(烃类碳数小于20)和油收率大(C5^ ,112g/m^3 sysgaa)^[1,2],具有工业放大前景。本文采用1L浆态床反应器,应用不同的还原方法(原位高压还原和反应器外还原)和XRD物相表征手段,了铁/活性炭催化剂在浆态床中的还原与反应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