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665篇
化学   2266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67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277篇
物理学   7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G3(MP2)水平上,通过对CH_3S与O_2rcyi2rvylce dm (PES)上关键驻点的能 量计算,共找到4种中间体,9个过渡态,6种产物通道,并对这些气相反应机理进 行了讨论,同时应用TST-RRKM理论对主要反应的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H_3S 与O_2反应在低温下以生成CH_3SOO为主,并与实验结果吻合;在中高温下以消去和 抽提反应为主,分别生成CH_3 + SO_2和CH_2S + HO_2,其它产物较少。  相似文献   
52.
卢平和  秦启宗 《化学学报》1993,51(2):161-165
本文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定了在紫外(355nm), 可见(560nm)和近代红外(1064nm)脉冲激光作用下, 氯分子束与Ti表面反应产物的质量分布和速度分布。所得结果表明, 不同波长激光诱导反应的主要产物相同, 有Ti, TiCl, TiCl3和TiCl4。在高能量密度的紫外激光作用下, 首次测得具有很高动能的原生Ti+。各种含Ti氯化物的飞行时间谱, 能满意地用单组分或多组分Maxwell-Boltzmann公式拟合和分析。上述激光诱导气-固表面反应的机理主要由氯分子在Ti表面上的解离吸附,吸附态氯原子在表面上生成TiClx(X=1~4)的连串反应以及激光诱导脱附所组成。近红外激光主要引起热脱附, 而紫外激光的作用还原可能有非热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53.
采用粘度法研究了柠檬酸铝(AlCit)与部分水解取丙烯酰胺(HPAM)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的交联反应是一级反应。并推导出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4.
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东  李来才  朱元强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5,63(19):1782-178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H2CCF自由基与HNCO的微观反应机理, 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 还在QCISD(T)/6-31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各物质的能量.振动分析结果和IRC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计算所得的成键临界点电荷密度的变化也确认了反应过程.对于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 我们找到了六条可行的反应通道, 结果分析表明通道H2CCF+HNCO→IM3→TS5→H2CCFH+NCO控制步骤活化能最低, 是该反应的主要通道, 在此反应过程中有稳定的氢键复合物IM3生成, 还表现出氢原子迁移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55.
OClO与OH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密度泛函B3LYP/-311+G~(* *)和级电子相关倒映 合簇CCSD(T)/6-311+G~(* *)方法研究了OClO与OH反应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缔合、H转移 和离解等复杂过程,最终得到四种产物,分别为HOCl+O_2,HCl+O_3,ClO+HO_2和 HOClO_2,从能量上看,形成HOCl+O_2和HCl+O_3的通道更容易进行,而形成 ClO+HO_2的通首在动力学上是最不利的。  相似文献   
56.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7.
测定了颇哪醇在酸性条件下所得的脱水产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颇哪醇的脱水反应优于重排反应,由此合成了1,2,4-三苯基环戊二烯.该环戊二烯衍生物的烷基化反应,在通常条件下优先发生在碳环的第5位碳原子上,但在苛刻的剧烈反应条件下,进而发生在碳环的第3位碳原子上.讨论了脱水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8.
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原位红外和GC/MS等手段考察了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在P25 TiO2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证实CO2和H2O是这个反应的最终产物.详细的跟踪分析表明,除了CO2和H2O外,在反应的气相混合物中可检测到C2H4、CH3CHO、CH4、CO、HCl和H2S;少量小分子的羧酸、醚和砜;微量C2H5SC2H5、C2H5S2C2H5、C2H5SC2H4Cl和CH2ClCH2Cl等中间产物;在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可检测到C2H5S2C2H5、C2H5SC2H4OH、C4H9S2C2H5和C2H5S2C2H4OH、等物.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推断2-CEES的光催化降解涉及脱氯、C-S键断裂、有机硫化物光聚合和裂解等复杂过程最终转化为CO2和H2O.认为各种硫物种在表面的积聚引起了催化剂的缓慢失活.  相似文献   
59.
钴(II)与色氨酸极谱催化前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92,50(1):39-43
对钴(II)离子与色氨酸在H~3BO~3-NaOH(pH=9)缓冲底液中的极谱催化前波进行了形成条件、吸附性能和电极还原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OH+ C2H2N←C2H3 + NO→CH3 + NC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反应通道(a)C2H3 NO→CH3 NCO和(b)C2H3 NO→OH C2H2N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滤态、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分析确定了11个中间体和10个过渡态.所有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产物都在CCSD/6-311 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较正.并讨论了反应的异构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10是能量最低的中间体,比反应物的能量低308.479kJ/mol;过渡态1/3,2/5,3/4,4/8比反应物的能量高,其中3/4是能量最高的过渡态,比反应物的能量高91.894kJ/mol.通道(a)和(b)的理论放热值分别为111.059和96.619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