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9篇
  免费   7238篇
  国内免费   10994篇
化学   15434篇
晶体学   970篇
力学   4397篇
综合类   916篇
数学   6403篇
物理学   14781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64篇
  2022年   776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2280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113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2047篇
  2008年   2379篇
  2007年   1747篇
  2006年   1778篇
  2005年   1993篇
  2004年   1687篇
  2003年   1947篇
  2002年   1577篇
  2001年   1548篇
  2000年   1161篇
  1999年   855篇
  1998年   801篇
  1997年   723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704篇
  1994年   678篇
  1993年   479篇
  1992年   488篇
  1991年   455篇
  1990年   481篇
  1989年   420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溶剂热/水热条件下空旷结构草酸锌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水热法及溶剂热方法,选择两种模板剂1,2-丙二胺和4,5-二氮芴-9-酮连氮(L)设计合成了草酸锌空旷结构材料[Zn2(C2O4)3][C3H12N2]·H2O (Ⅰ)和[Zn2(C2O4)3]·L·6[H3O] (Ⅱ),使用CHN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992.
CexTi1-xO2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负载CuO对NO还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x=0,0.1,0.2~0.9,1.0)的CexTi1-xO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O/CexTi1-xO2对NO+CO反应的活性,并用BET,TPR和XRD等技术对各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试样的结构和还原特性随焙烧温度变化而变化。XRD检测表明,x值从0.1增加到0.5时,650℃焙烧的试样已形成了CeTi2O6物相,且主要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试样经800℃焙烧后晶化完全;x>0.6时,一些TiO2已经进入了CeO2晶格,形成了Ce Ti固溶体。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CuO/CexTi1-xO2(650℃)对NO+CO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其活性随x值变化而变化。TPR及XRD结果表明CuO与CeTi2O6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CeTi2O6物相的形成使CuO的还原峰温由380℃提前到200℃,而CuO的存在又促进CeTi2O6的还原峰温从600℃提前至200~300℃。  相似文献   
993.
Exfoliated polystyrene (PS)/laponit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characteristic doo1 diffraction peak of organo-laponite disappeared in the XRD patterns of nanocomposites, indicating that the laponite layers were exfoliated and the ordered crystal structure of laponite was destroyed because of the styrene polymerization. TEM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exfoliated laponite primary 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randomly in the PS matrix with lateral dimensions from 1 nm to 10 rim. S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laponite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almost monodispersed spheres with the size of about 120 rim.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S and laponite nanolayers, the nano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hen compared to pure PS.  相似文献   
994.
高分子合金分离膜材料及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材料液相共混制备高分子合金分离膜不但可以调节膜材料与被分离物的亲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膜的结构。本文介绍高分子材料浓相共混对膜材料的亲水性、耐污染性及其它理化性能的影响和对膜结构的调节作用,同时指出高分子材料间的相容性是影响合金膜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和热解过程硫变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热解 质谱并结合固定床热解反应装置,对煤中有机硫的形态主其对加氢热解过程 变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在褐煤中主要以脂肪族、芳香族硫化物为主,而在 煤中则主要以各种不同芳构化程度的噻吩结构为主,初步表明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随煤变质程度的变迁呈较强的连续递变性。煤热解过程中硫在呼产物中的变迁和分布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特点密切相关。较高芳构化噻吩结构不完全的氧  相似文献   
996.
拉制了4种无亲水基团的四苯基卟吩LB膜,用透射电镜、荧光寿命、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测量表征了膜的形貌和结构,发现膜中卟吩主要以聚集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97.
反应性复合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交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层或壳层带有环氧基以及壳层带有羧基的3种不同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通过物理共混带环氧基和羧基的乳胶粒子,得到了两种反应性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其粒径分布较窄,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系数为0.062,平均粒径约76 n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通过胶膜的凝胶率和膨胀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反应性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扩散及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结构复合乳液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性复合乳液中的环氧基和羧基分别分布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时,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充分扩散和化学交联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涂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10 wt%时,涂膜的拉伸强度达20.3 MPa.  相似文献   
998.
仇毅翔  王曙光 《化学学报》2006,64(17):1793-179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TZ2P-STO基组水平下,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M2Cl4(PMe3)4(M=Cr,Mo,W)和Mo2X4(PMe3)4(X=F,Cl,Br,I)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了电子结构,并运用TDDFT方法对其低占据激发态进行了计算.考虑相对论效应的ZORA方法能够较好地重现M2X4(PMe3)4的几何结构.M2X4(PMe3)4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其d电子的组态为σ2π4δ2,前线轨道能级顺序为πlig<πd/σd<δd<δd*.金属原子和卤素配体的改变虽然使轨道能量发生变化,但没有影响轨道的排布顺序.TDDFT方法对M2X4(PMe3)4δd→δd*和πd→δd*跃迁能量的计算较为准确,对πlig→δd*(LMCT)跃迁能量的计算误差较大.金属原子、卤素配体以及相对论效应对激发能的影响可以根据分子轨道能级的变化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999.
《分析化学》2006,34(9):53-53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英(加增补)版,“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近期已经由WILEY-VCH出版。书中对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基础理论作了深入的阐述,详细地阐明了有机化合物的谱图解析方法,汇集了波谱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如脉冲场梯度技术、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扩散排序谱技术等。该书是波谱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仪器分析类的工具书,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作宁永成教授在该书中融入和归纳了解析谱图的规律和心得。  相似文献   
1000.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