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03篇
  免费   6208篇
  国内免费   17974篇
化学   53639篇
晶体学   991篇
力学   4351篇
综合类   1784篇
数学   8527篇
物理学   17293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619篇
  2022年   1693篇
  2021年   1966篇
  2020年   1636篇
  2019年   2136篇
  2018年   1311篇
  2017年   1969篇
  2016年   2220篇
  2015年   2380篇
  2014年   3971篇
  2013年   3748篇
  2012年   4150篇
  2011年   4119篇
  2010年   3775篇
  2009年   4120篇
  2008年   4912篇
  2007年   4220篇
  2006年   4373篇
  2005年   3949篇
  2004年   4203篇
  2003年   3594篇
  2002年   2648篇
  2001年   2465篇
  2000年   2021篇
  1999年   1730篇
  1998年   1568篇
  1997年   1144篇
  1996年   1155篇
  1995年   1114篇
  1994年   981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961篇
  1991年   992篇
  1990年   745篇
  1989年   806篇
  1988年   317篇
  1987年   213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双掺杂CeO2基粉体材料, 考察了柠檬酸用量、焙烧温度、升温速率和成胶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粉体材料BET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柠檬酸用量和焙烧温度对粉体材料的这些性能影响较大, 升温速率只是对平均粒径产生影响, 成胶温度对BET比表面积没有影响, 对孔容和平均孔径影响也很小, 对平均粒径影响大一些. 通过对不同柠檬酸用量和不同焙烧温度所得样品进行XRD表征, 发现双掺杂并未改变CeO2晶型, 但晶胞参数略有增大, 表明掺杂离子进入CeO2晶格. 柠檬酸用量几乎不影响平均晶粒大小, 而焙烧温度对平均晶粒产生较大影响, 焙烧温度越高, 平均晶粒越大. 不同掺杂元素对粉体材料的表面性能也产生一定影响, 掺杂Ca2+的平均粒径比同主族的Mg2+和Sr2+小. 通过对不同制备条件的考察, 为制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粉体材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将硅胶与环氧基有机硅烷反应的产物与聚乙烯亚胺交联,再与环状酸酐反应制得高效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填料WCX-5和WCX-6;交联产物与聚琥珀酰亚胺反应,然后碱性水解制得填料WCX-7,研究了它们的性能,WCX-5的分离性能优于WCX-5,WCX-7有一些不同于前两者的色谱特性,三者皆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溶菌酶的活性回收率大于94%。  相似文献   
993.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出现 的分子离子簇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PH值、离子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 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由同种磷脂分子所 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高于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 论了磷脂分子在离子源条件下的稳定性、裂解规律及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 的磷脂分子在LSIMS条件下是稳定的,均能得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碎片峰是磷酰键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峰。  相似文献   
994.
手性恶唑硼烷结构与还原苯基乙基甲酮的对映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基乙基甲酮为还原底物, 研究了原地(in situ)制备的在3、4、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1,3,2-恶唑硼烷催化剂的结构与不对称催化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对称催化硼烷还原反应中(CBS方法)、产物的构型和对映选择性主要受手性恶唑硼烷的4位取代基控制。  相似文献   
995.
用新方法合成了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易于得到单一产物.通过7种1-烷基二茂铁甲酸与三氯化磷作用形成酰氯,再与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进行反应,皂化脱羧得到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96.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面粉中痕量溴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酸盐在面粉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中起缓慢氧化作用,可明显改善面团结构和性能。20世纪80年代发现溴酸盐有致癌作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致癌物质。我国卫生部规定从2005年7月起禁止溴酸盐在食品中使用。面粉中溴酸钾含量的测定,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检验方法。因此,提出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萃取时间、溶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等微波萃取条件,并与超声波萃取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苊、芴外,微波萃取方法的回收率在85%-130%之间;方法的检出限在0.002-0.016μg/m^3之间。通过实际样品中PAHs的分析表明,该法快速、溶剂用量小,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任飞  李秋小 《催化学报》2007,28(9):829-834
以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制备了四元合金催化剂Ni-Cu-Co-La,并将其应用于乙腈催化加氢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H2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组分对乙腈选择性加氢制乙胺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o和La的加入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压力1.8 MPa,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乙腈转化率和乙胺选择性分别为100%和98.24%,优于使用Raney Ni、非晶态Ni-B和Co-B合金催化剂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刺五加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貌连  宋凤瑞等 《分析化学》2002,30(6):《分析化学》-2002年30卷6期-690-694-页-《分析化学》-2002年30卷6期-690-694-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技术,分析了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显色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含有槲皮素及其相关的黄酮甙类化合物,其含量达37.25%。  相似文献   
1000.
PAN是常用的有机络合剂和光度显色剂[1~ 4 ]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空气等样品中的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检测 ,但其水溶性较差 ,在检测过程中需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增加其溶解度 ,操作较为烦琐。同时PAN对比色皿的吸附较强 ,比色皿污染严重。汤福隆等[5] 在PAN的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合成了PAN S ,显著改善了其水溶性。目前 ,PAN S已应用于食品、水质中铜、锌、钯等的光度法测定[6~ 8] ,而将其应用于样品中铁测定的分析方法 ,则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 [6~ 8]的基础上 ,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铁的方法 ,不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