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化学   6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对共价法得到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Na-苯甲酰-L-精氨酰胺盐酸盐作为底物,FeCl_3作为捕捉剂,底物经木瓜蛋白酶催化分解产生L-精氨酸及氨,后者和捕捉剂反应产生沉淀,可以确定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以大孔结构吸附树脂为固定化酶载体,酶活较高,木瓜蛋白酶分布较均匀。并得到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定位的最佳条件。并对不同结构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2.
本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直径为384纳米的α,ω─二羧基聚乙二醇磁性毫微粒.碱性蛋白酶通过吸附交联法被固定于磁性毫微粒.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吸附时间、给酶量、戊二醛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磁性固定化酶活力及酶固定化率的影响.比较了磁性蛋白酶磁性固定化酶与自由酶的酶学性质,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有改变,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向酸性方向移动了1.0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53.
相小超  焦丰龙  张养军  钱小红  秦伟捷 《色谱》2019,37(11):1135-1141
随着对蛋白质组鉴定深度、定量准确性及分析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对蛋白质组学方法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因其灵敏度低、准确性差以及耗时长等不足已经难以满足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而将通过光、电、磁、热、化学、生化等作用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用于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克服传统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局限性,为蛋白质组学研究起到促进作用。该文对功能材料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郑蒙蒙  韩颖  康经武 《色谱》2019,37(12):1282-1290
发展了一种光引发聚合法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整体小柱的方法,以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快速酶解。整体小柱由功能单体4-戊烯酸琥珀酰亚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三元致孔剂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十二醇在20 μL的移液器吸头尖端原位聚合而成。形成整体柱后,胰蛋白酶分子通过氨基与琥珀酰亚胺酯反应实现固定化。系统研究了聚合溶液中活性酯含量与柱床体积对胰蛋白酶固载量的影响,评价了固定化酶整体小柱对标准蛋白细胞色素C和牛血清白蛋白的酶解效率,以及整体小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在离心辅助下,酶解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批次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最后将固定化酶整体小柱应用于1×105个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与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 T)细胞的快速酶解,经纳升级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分析后鉴定得到2489个和2572个蛋白质。相比于溶液状态下的酶解,分别提高了2.2%和6.1%的蛋白鉴定数量,展现了其在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5.
以三乙胺为碱源合成了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并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氨基修饰合成了氨基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NH2),将其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化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仪及热重分析仪对固定化GOD(DMSNs-NH2-GOD)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活性及蛋白载量.结果表明,固定化GOD的直径约为200 nm,形状均一,呈分散的球形微粒;在最佳固定条件下,蛋白载量达225 mg/g,酶活性达215 U/mg;固定化GOD检测葡萄糖的最低检测限为0.0014 mg/mL.利用固定化GOD检测了血清和饮料中的葡萄糖,重复使用36次以上其相对酶活性仍剩余80%.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提高了酶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56.
王婷  姚二民  邓楠  边阳阳  刘萍萍  张柯  陈千思  李斌 《色谱》2018,36(3):245-252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制备了基于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反应器。优化了硅酸甲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的物质的量的比、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的用量,以及水浴温度等制备条件,获得了孔隙均匀、通透性良好、机械强度高的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杂化整体柱。进一步将β-葡萄糖醛酸酶共价键合在整体柱上,以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醇(NNAL)的O-糖苷化合物(NNAL-O-Gluc)为底物研究酶反应器的水解效果,实验结果证明酶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的水解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NNAL-O-Gluc高效水解与分析,解决了目前NNAL-O-Gluc分析中前处理水解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基于聚乙烯醇/Fe2O3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聚乙烯醇/Fe2O3磁性纳米颗粒为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 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酶固定化. 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度计对固定化酶复合体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固定化酶复合体为大小约1 μm的微凝胶团, 内含10 nm左右的Fe2O3纳米颗粒. 研究影响固定化因素后发现, 当pH为6, 固定化时间为11 h, 纤维素酶/PVA质量比为4, PVA/Fe质量比为50时, 固定化纤维素酶效果最好. 通过该方法固定后酶活回收率达42%, 酶水解效率显著提高, 经过5次反应后的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保留50%以上. 因此, 基于聚乙烯醇/Fe2O3纳米颗粒的纤维素酶固定有利于酶的循环使用并显著提高酶的使用效率, 是一种有效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纳米-微米复合孔泡沫陶瓷固定化脂肪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磊  程振民 《催化学报》2008,29(1):57-62
考察了泡沫陶瓷的孔径分布和表面性质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泡沫陶瓷的纳米孔孔径分布非常适合脂肪酶的固定化,对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经1h的定化,泡沫陶瓷固定化酶的活性达商业化硅藻土固定化酶的1.33倍,体积活力为其2.63倍,蛋白载量为45.36mg/g陶瓷,比活为1215.39U/g,活力回收为41.2%.泡沫陶瓷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相乙酸乙酯合成中表现优良,连续使用5次,每次反应3h,乙酸转化率均在93%左右.  相似文献   
59.
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由于其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以及具有发达的内联通孔道结构等优点,可以作为优良的生物分子固定化载体。通过表面活性自组装策略制备了铈基介孔MOF(Ce-MOF-F),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呈辐射状的介孔孔道结构。以其为载体、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为模型酶,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了生物催化剂CALB@Ce-MOF-F,对该固定化酶的酶载量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CALB的负载量为162.0mg/g载体,水解活性为899.1U/g蛋白。与游离CALB相比,CALB@Ce-MOF-F表现出对高温、酸碱和有机溶剂等有更强的耐受性;将Ce-MOF-F用于多种酶的固定化,研究其作为载体的普适性,结果表明,介孔Ce-MOF-F对洋葱伯克氏菌脂肪酶(BCL)和漆酶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可以作为良好载体,并能对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柚皮苷(Naring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类黄酮,分布于较多种类的水果和蔬菜中,具有抗癌症、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因其较差的生物利用率致使其深度开发和临床治疗应用面临着严重阻碍。为了提高柚皮苷的生物利用价值,采用SBA-15固定化黑曲霉脂肪酶(Aspergillus niger lipase, ANL)对柚皮苷进行了酶法转化研究。系统考察了在非水相有机介质中固定化ANL催化柚皮苷酰基化反应的酶活及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酰基供体、反应溶剂、水活度及反应温度对柚皮苷的酰化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最佳催化条件下,酶活最高(153±5μmol·h-1·g-1),酶转化率可达92.00%±2.43%,且固定化ANL对柚皮苷的C-6′位置具有区域选择性(>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