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研究了Cu60-Ni40wt%(简称Cu60)和CudO-Ni60wt%(简称Cu4O)两种不同组分的铜镍合金基带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织构的形成过程,其中名义组分为Cu60-Ni40wt%的合金在650~1000℃退火一小时可获得良好的(001)织构.半高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000~C退火后φ扫描的半高宽(FWHM)为5.5°,ω扫描的半高宽为6.1°.组分为Cu60-Ni40wt%的合金1150℃退火仍不能形成良好的织构.对于Cu40居其里温度点在室温以上,饱和磁矩大于Ni-at.%5W;而Cu60的居里温度点在20K,在77K下表现顺磁性质,其饱和磁矩仅为Ni-at.%5W基带的10%.在77K下Cu60的电阻为7.5×10-9Ω·m,比Ni-at.%5W的电阻要低的多.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用扫描电镜中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附件所进行的初步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表明,2H马氏体的基面由母相的一个{220}P面转变而来,一个自协作马氏体片群内的A、B、C、D4个变体由母相的不同的{110}P面转变而来.用EBSD技术可测出它们之间的取向关系.EBSD技术所提供的结构信息与X射线能谱分析提供的化学成分信息相结合使微区物相鉴定的结果更为可靠.发现Al62.5Cu25Fe12.5合金的铸态主要由λ-Al13Fe4、二十面体准晶和β相3者组成.无间隙钢750℃再结晶后有两类晶粒,其中平坦晶粒具有有利于冷加工性的γ纤维显微织构.  相似文献   
103.
在0~7.5T磁场范围内,采用膺磁通变压器结构(八电极),测量了磁场平行于c轴时熔融织构生长的YBCO单晶上和下两个表面的电阻-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仪表所能测量的精度范围内,没有观测到Vtop和Vbot的情况,Vtop总是大于Vbot。不同磁场下Vtop/Vbot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化;c-轴电阻的测量结构则表明,样品沿c方向与ab面具有相似的超导电性,且T^cc〉Tabc,这充分表明随着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条带织构装饰新技术研究了含T─型液晶基元的热致性聚芳酯液晶态的向错形态.经过培养的液晶样品无需剪切,淬火后便可呈现出围绕向错点取向排列的条带织构,而条带织构长轴的垂直方向正代表了液晶基元的指向矢方向,这样,在普通偏光显微镜下就能直接观察到这些条带织构装饰的强度S=±1/2和S=±1的向错,并观察到S=-3/2的高强度向错和闭环状的反转壁.  相似文献   
105.
设计,合成了1-(4′-乙基-联苯基)2-(4-烷氧基-2,3,5,6-四氟基基)乙炔的液晶化合物。用偏光显微镜以1及DSC确定了它们的液晶相态,它们均为向列相液晶,并与相类似全碳氢类液晶化合物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探索了采用纳米级前驱粉制备Sm-Ba-Cu-O超导单畴块材的制备技术,并研究了相应超导块材的超导性能.研究发现,采用纳米前驱粉制备的单畴块材中不易形成大尺度(1~10微米)Sm2BaCuO5(Sm211)颗粒,有利于降低磁通钉扎中心的尺寸.然而,纳米粉体较强的化学活性增强了Sm在Ba位置上的自掺杂效应,使得较小量的Sm211就可能导致超导电性被显著抑制,从而降低超导块材的超导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左良  徐家桢  梁志德 《中国科学A辑》1990,33(11):1217-1223
本文采用Roe符号系统,在Euler空间中对织构定量分析的矢量法进行了全面改建.改建后的广义矢量法克服了原有晶粒取向表示方式造成的诸如织构与材料性能关系研究等的不便,同时保留了原法的全部优点.对立方系材料的研究表明,本法用一张极图、甚至一张部分极图数据即可定量确定被测材料的织构矢量,并能便捷提供宏观性能计算所需的晶粒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广义球谐函数级数展开系数.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三维、一维和二维X射线衍射的有关概念,给出二维X射线衍射的定义:在X射线衍射实验中使用二维探测器,并对由二维探测器记录的二维象、二维衍射花样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X射线衍射方法称为二维X射线衍射术。之后,分四部分综述二维X射线衍射(2D-XRD)和散射及其应用的进展。1)单晶样品的二维衍射包括经典的劳厄法定向和用二维探测器(带衰减底片组件、CCD和IP等)的劳厄法测定晶体结构的单晶样品现代二维衍射术;2)随后,评述多晶样品二维衍射的衍射几何、实验装置,以及在物相鉴定、应力测定和织构测定方面应用的方法和基本公式;3)二维小角散射(2D-SAXS)也作了简介。4)把一维和二维衍射术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和综合评论。  相似文献   
110.
马蕾  张雷  王侠  彭英才 《人工晶体学报》2008,37(6):1505-1509
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化学气相沉积(HFCVD)工艺,以H2稀释的SiH4作为反应气体源,分别在n-(111)Si衬底上常规热生长的SiO2层、织构的SiO2层和纳米晶粒多晶Si薄膜表面上,制备了具有均匀分布的大晶粒多晶Si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测量和分析了沉积膜层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密度分布与择优取向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多晶Si膜中Si晶粒的尺寸大小和密度分布不仅与衬底温度、SiH4浓度与反应气压等工艺参数有关,而且强烈依赖于衬底的表面状态.本实验获得的最好的薄膜中,Si晶粒平均尺寸约为2.3 μm,密度分布约为3.8×107/cm2.对薄膜的沉积机理分析表明,衬底表面上Si原子基团的吸附、迁移、成核与融合等热力学过程支配着大晶粒多晶Si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