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0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2917篇
化学   6393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12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3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亮黄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超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测定环境试样中痕量铜的新方法,可测定0.004~0.5μg/25mL范围内的铜(Ⅱ)。  相似文献   
92.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水杨酸类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异烟肼是抗结核药,巴比妥类是镇静药,磺胺类是消炎药。对这四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文献报道分别为酸碱滴定法、双相酸碱滴定法、溴量法、银量法、亚硝酸钠法。  相似文献   
93.
X荧光滤纸片薄样法测定铅锌矿选矿流程样中Pb,Zn,Cu,F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法将X荧光滤纸片薄样法用于具有复杂组分的铅锌矿选矿样品中Pb,Zn,Cu,Fe的分析,样品经化学溶样后滴于定量滤纸片上,标准样品可直接用纯试剂人工配制,用同样制成滤纸片薄样标准系列,因薄样测定可不作基体效应校正,标样使用数量少,又无需化学法标定。故方法实验周期短,样品测定手续简便快速,元素分析含量适应范围宽,可适用于组分复杂,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的试样分析,样品分析结果与化学法相符,方法准确度与精  相似文献   
94.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dhbd)2(dpphen)4•2H2O]•8H2O(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由于水的配位阻断, 2,3-二羟基丁二酸根仅通过单羟基氧桥联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形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 其中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II)原子、1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dhbd)、2个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dpphen)和1个配位H2O分子. 毗邻的四核单元通过配位H2O分子和配位羟基O原子形成的R22(8)型环形氢键桥的连接, 沿a轴方向构建了四核单元交替相连的一维超分子链; 链间籍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晶格水分子氢键链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95.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9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蚯蚓中铜、锌、镉和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场的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部分重金属通过大气和水进入土壤,由于污染给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大型土壤动物-蚯蚓,是土壤污染中敏感的指示动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因此,通过对蚯蚓的监测来评价土壤的污染程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法将蚯蚓洗净泥沙,置黑暗处饥饿养殖3天,待其基本排尽粪便,经烘干研磨制成粉,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铜锌镉铅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相对标准偏差为0.5%~3.7%,加标回收率为94.0%~106.0%,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原子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硫酸铜电解液中微量砷和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铜箔是用来制造印刷电路板、组装电子元件的电子工业基础材料 ,是铜冶炼的深加工产品。其生产过程中硫酸铜电解液中砷、锑的含量直接影响电解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因此 ,测定电解液中砷和锑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硫酸铜电解液中砷的测定一般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1] ,大量铜离子存在下锑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2 ]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定砷和锑。通过KI 抗坏血酸沉淀掩蔽 ,消除了电解液中大量铜离子对砷、锑的测定干扰[1] ,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 ,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满意。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  相似文献   
98.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99.
铜—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化学》1995,23(1):70-72
  相似文献   
100.
合成了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和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的单晶体,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EHMO计算。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786(4),b=7.777(2),c=11.956(2)Å,β=96.01(3)°,V=812.4Å3,Z=2,Dc=1.77g·cm-3;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925(6),b=7.973(8),c=11.856(9)Åβ=96.23(6)°,V=838.6Å,Z=2,Dc=1.55g·cm-3。两配合物互为异质同晶。配合物中,铜原子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并与两个配位体的两个羧基氧和两个氨基氮原子形成四方形配位结构,平均Cu-O键长为1.902Å,Cu-N为2.050Å。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配位键的形成中,铜原子的d轨道的作用均不大,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Cu-N键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