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1篇
  免费   1256篇
  国内免费   3553篇
化学   5984篇
晶体学   160篇
力学   555篇
综合类   249篇
数学   1602篇
物理学   266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物理领域的最新应用:蛋白质去折叠、DNA拉伸、生物膜受力,通过分析实验得到的力谱,可以获取关于蛋白质、DNA、生物膜结构信息.原子力显微镜不仅能反映测量体系的力学性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时间、空间分辨及实时成像,因而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
高Z等离子体中的双电子复合与电子碰撞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准相对论性Hartree-Fock-Relativistic方法与不可分辨跃迁组模型相结合,对Au和Ta元素的类Ni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以及Au元素类Cu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Au类Ni离子的3d10-3d94l5f-3d104l双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类Cu离子的3d104l-3d94l5f电子碰撞激发过程,当电子温度高于1.0 keV时,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增加,双电子复合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减小,并且电子碰撞激发对谱线辐射的贡献要比双电子复合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孟庆格  李建国  周建坤 《中国物理》2006,15(7):1549-1557
Pr-based bulk metallic amorphous (BMA) rods (Pr60Ni30Al10) and Al-based amorphous ribbons (Al87Ni10Pr3) have been prepared by using copper mould casting and single roller melt-spun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Thermal parameters deduced fro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indicate that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GFA) of Pr60Ni30Al10 BMA rod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Al87Ni10Pr3 ribbon. A comparative study about the differences in structur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glass-forming alloys, superheated viscosity and crystallization are also made. Compared with the amorphous alloy Al87Ni10Pr3, the BMA alloy Pr60Ni30Al10 show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large viscosity, small diffusivity at the same superheated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show the pronounced difference in structure between the two amorphous alloys. Together with crystallization results, the main structure compositions of the amorphous samples are confirmed. It seems that the higher the GFA, the more topological type clusters in the Pr-Ni-Al amorphous alloys, the GFAs of the present glass-forming alloy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4.
一、化归的意义所谓“化归”,依字面理解含有转化和归结的意思.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人们常常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问题乙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就是化归方法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法参数化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层次分析法参数化的随机模型,通过计算难度系数,得出权向量,从而有利于广泛应用且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6.
测定麦芽糖转糖苷反应体系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分析低聚异麦芽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pherisorb-NH2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乙腈-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各糖质量浓度在0.1-1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7;应用法跟踪了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以α-葡萄糖转苷酶为催化剂在58℃温度下的麦芽糖转糖苷反应,分析了反应体系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上述反应条件下麦芽糖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该法快捷、简单、准确,可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卢春生  米耀荣 《物理》2006,35(7):550-552
在聚合物基体中掺入少量的层状硅酸盐所制备的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其阻隔性能明显地优于纯聚合物及其传统的复合材料。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阻隔性能主要受控于粘土剥离后的径厚比.一简单的重整化群模型被用来评估粘土几何因素(诸如径厚比、取向、剥离程度等)对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阻隔性能的影响,所得到的逾渗阈值及最佳粘土含量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用经验赝势方法计算了体ZnSe以及ZnSe/GaAs单异质结系统中ZnSe外延层г、X、L等特殊对称点导带底能量随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同Si、Ge、GaAs等半导体材料不同,ZnSe的X点导带底具有正的压力系数,但比г点的压力系数小,这是ZnSe材料以及ZnSe基异质结构材料发生直接禁带向间接禁带的转变时所需转变压力较大的根本原因。研究了ZnSe/GaAs异质结构中晶格失配造成的应变对外延层г、X、L对称点压力系数的影响,表明这种晶格失配造成的应变可以极大地减小ZnSe外延层材料由直接禁带向间接禁带的转变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一、复数域上的微积分Frobenius定理说 :实数域上所有有限维结合可除代数 ( Division Algebra)只有三个 ,即 :实数域 ,复数域 ,四元数 ( Quaternion)代数 ,如果去掉结合性要求 ,则实数域上还有另一个可除代数 Cay-ley-Dickson代数 ,即 Octonion代数。在实数域上的维数为 8。由于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 ,Cayley-Dickson代数既不可交换又不结合。而复数域既可交换又可结合 ,且复数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于是人们在考虑原有微积分 ,即实数域上的微积分之后 ,理所当然地考虑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这就形成了复分析。复分析既然是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那…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单粒子交换方法,研究了D介子衰变到两个赝标粒子中的末态相互作用.通过实验数据中抽取的强相角来分析末态相互作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