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440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护肤品常用的油类基质原料种类较多,其光谱特性有较大的区别,选择紫外吸收特性较好的基质原料,将使护肤品的防晒效果更加明显。文章主要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护肤品6种常用油类基质原料的光谱特性。分析比较T-λ光谱特性曲线说明,蓖麻油对紫外光有很好的吸收,对近红外光相比较有好的吸收,这表明护肤类产品选用蓖麻油作为基质原料,防晒效果明显增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好突出护肤类产品的防晒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微乳辅助的溶剂热法合成磷酸钐纳米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一维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电、磁、光学和机械性质以及在纳米器件和功能材料上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通过模板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及微乳液法等多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一维纳米材料,其中微乳液法是近几年来兴起的较有发展前景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微乳液是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均匀稳定的体系,水相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均匀地分散在油相中,  相似文献   
103.
头孢唑啉钠-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乳-单凝聚法;微胶囊;海藻酸钠;缓释剂;头孢唑啉钠  相似文献   
104.
正钒酸钙晶体原料的合成与生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固相合成方法直接合成正钒酸钙晶体原料.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对所合成的原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合成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正钒酸钙晶体原料.使用该方法合成的原料采用Czochralski高温提拉法生长出φ20mm×25mm的Ca3(VO4)2单晶.  相似文献   
105.
NOx在担载CeO2的纳米ZrO2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高比表面积ZrO2粉体材料,用TEM,XRD和氮气吸附BET比表面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NO3)3溶液浸渍的ZrO2粉体对氮氧化物的吸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Ce/ZrO2样品室温时可吸附NOx的最大值为34.5mg;100℃时为17.5mg;200℃时可达9.5mg.对比表明,同样条件下微乳液法制备的ZrO2对NOx的最大吸附量是一般沉淀法制备的ZrO2样品的2.5倍.纳米级ZrO2的特殊孔结构可能是导致微乳液法制备的ZrO2样品吸附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β-榄香烯振动光谱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98及GAMESS从头计算程序的RHF/6-31方法,对β-榄香烯的全部振动基频作了计算,并与实测红外光谱做了对比,归属了它们的振动模式,讨论了它们的特征基频,并对理论计算的振动频率进行了标度校正。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肉桂油微乳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采用相转化法将肉桂油制备成O/W型微乳,通过比较伪三元相图的微乳区域大小对影响微乳形成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对工艺优化后所制备的微乳进行稳定性评价,然后通过模拟人工肠液研究其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肉桂油微乳的最佳配方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0/EL-40(3:1,w/w)、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无水乙醇(1:1,w/w)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_m)为4。肉桂油微乳的离心和冷热循环稳定性良好,在恒温加速6个月后,肉桂醛的保留率为92.79%,是普通肉桂油保留率的2倍。肉桂油在pH 6.8和pH 7.4的人工肠液中8小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1.21%和16.82%。释放机制遵循非Fickian扩散,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大于碱性介质。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应用直接通过式的增强型基质脂质去除柱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乳品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为提取液,沉淀除去蛋白质后,上清液通过Captiva EMR-Lipid柱净化,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 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45~0.23μg/kg,定量限为0.15~0.77μg/kg;在空白基质中添加3个水平(15、50、100μg/kg)的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为68.7%~9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8.0%。由结果可知,本研究方法高效、便捷、准确,适用于乳品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批量检...  相似文献   
109.
王双维  冯若 《应用声学》1991,10(2):35-35
最近、苏联研究所提出了一种振动粉碎有机原料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由高频动量负载对处理样品作用加以全向压缩,且该动量具有剪切、扭曲和转矩分量,在晶体、细胞或纤维界面或缺陷处形成张应力、导致其解离,以达到粉碎目的。 这种技术已应用到一系列锥形惯性振动压碎机和振动碾粉机上,若干植物果实经这一粉碎系统加工后,品位得到提高、味道有所改善,而且由于细胞膜被打碎,可吸收性大大增加。这项技术已发展用于加工谷物、咖啡、调味品、大豆及各种油料籽等。葵花籽油饼经附加处理后,可使出油率增加10%。对小麦进行振动碾磨处理后、可使易于吸收的糊精含量提高到16%,而传统碾压机加工只能达到3%。  相似文献   
110.
豆渣中粗伸展蛋白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豆渣中伸展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较优的条件为:固液比=1:40,pH=6.0,盐浓度为0.4mol/L,温度40℃下浸提6h,所得蛋白质提取率为0.149mg/g,糖基的提取率为45.56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