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化学   3376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4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吲哚乙酸与磷钼黄反应及其极谱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5),吲哚乙酸与磷钼黄的还原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1.1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该波波高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7-5.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8mol/L。如在上述还原产物中加入偶氮胭脂红B、孔雀绿、甲基紫等染料及聚乙烯醇,可使极谱波的灵敏度提高,使吲哚乙酸的浓度在5.0×10-8-1.0×10-6mol/L范围内与波高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降低至1.0×10-8mol/L。  相似文献   
82.
本文报导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阴离子薄膜化学修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并应用于导数伏安法测定。在4.0×10 ̄(-3)m0l/L(NH_4)_6MO_7O_(24)-6.8×10 ̄(-2)mol/LNa_3Cit-0.48mol/LNHO_3体系中,硅浓度在8.3×10 ̄(-7)~1.7×10 ̄(-3)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 ̄(-7)mol/L。对可溶性硅(以SiO_2计)为245.05mg/L的黑液,稀释10倍后,取2.00mL平行测定9次,RSD为0.58%,加标回收率在97.3%~104.4%间。  相似文献   
83.
气相色谱法已用于煤油中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二丁酯(HDBP)和磷酸丁酯(H_2MBP)的测定。在分析前,后两种化合物通过与二异丙基醚中的重氮甲烷反应转换成对应的甲酯。用同样方法可测定γ射线辐射30%TBP-煤油-3mol dm~(-3) HNO_3体系生成的HBDP和H_2MBP。  相似文献   
84.
基于盐酸介质中和邻菲罗啉的存在下,钼催化盐酸联氨还原甲苯妥蓝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7.69×10^-7g/L,线性范围0-0.1μg/25mL,成功用于水和豆类中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
在所有电极过程中研究最多的是析氢反应,其重要性一直为化学界所关注。提高电极活性的各种方法中,普遍采用电沉积法,它价廉简便、效果明显。但涂层不够牢固,在使用过程中易脱落,使用寿命短。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作者将电沉积和离子注入技术联合使用,即在Ni、W镀层上注入Mo离子,利用Mo离子的能量将Ni、W打入表面内层,进行离子束混合。这既  相似文献   
86.
(1)测定了醋酸十二烷基铵(DAA)在CAB-O-SIL上的吸附,其等温线属双平台或LS型[1-3,5];(2)NaCl的存在使DAA的吸附增加.但不影响其低浓度下第一平台的吸附量;HCl的存在则在全浓度范围内抑制了DAA的吸附,(3)测定了CAB-O-SIL颗粒在上述各溶液中的悬浮液的稳定性;(4)根据表面形成小胶团的吸附理论(即二步模型产)[2,3,5,],并借助电导跟踪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满意地解释了吸附和聚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7.
通过Fe_2(SO_4)_3醋酸水溶液与η~5-取代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钨)的钠盐或锂盐(η~5-RC_5-H_4)(CO)_3MNa(Li)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9个η~5-取代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钨)二聚体[(η~5-RC_5H_4)(CO)_3M]_2(M=Mo,W; R=C(O)Me,CO_2Me,CO_2Et,n-Bu,Me_3Si),并用C/H分析,IR、~1H NMR及M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88.
固体磷酸催化剂的活性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固体磷酸催化剂活性与其自由磷酸聚合态及磷酸硅晶型的关系,指出高活性磷酸催化剂应具备的条件,即自由磷酸中应为正磷酸和焦磷酸的混合物,结合态磷应具有“C”晶型。  相似文献   
8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级磷酸中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钯及采用氘灯作背景校正,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级磷酸中铅,回收率在94.0%~104.3%之间,RSD(n=6)≤3.90%,方法的检出限为0.15 pg,经与国家标准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对照,方法的准确度优于国家标准方法,检出限低于ICP-AES法.  相似文献   
90.
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醋酸乙烯酯和玉米淀粉反应制备出了不同取代度乙酰化淀粉,再用乙酰化淀粉同DL-丙交酯接枝共聚合成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原料配比,淀粉取代度对接枝反应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接枝效率(GE%)和接枝支链数均分子量(M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接枝共聚反应的C%,G%,GE%和Mn可分别达到40%,225%,80%和1.4万。接枝共聚物在磷酸缓冲溶液和户外土壤掩埋降解实验表明,在160天内样品失重率分别为71%和60%,表明合成的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