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化学   189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70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1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分子催化》2007,21(5):472-482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Hydroformylation),又称OXO合成,是指烯烃与合成气(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正构醛(n-alde-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最早是Roelen[1](1897~1993)于1938年在德国鲁尔化学公司从事费托合成中发现的.目前,该反应以每年800~900万吨的产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工艺[2],其产品遍及各种不同碳数的醛和醇,其中最主要的除由丙烯出发合成丁、辛醇外,还有以高碳烯烃为原料的C8-11增塑剂醇和C12-18的表面活性剂醇,被广泛用于增塑剂、织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药物中间体、溶剂和香料等精细化工领域[3,4].均相氢…  相似文献   
52.
首次合了五种Cr(β-dik)Cl_2py_2型(其中β-dik分别为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二苯甲酰甲烷)和一种Cr(pmbp)Cl_2(thf)混合配体配合物、一种Cr(pmbp)_3配合物。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的表征工作。  相似文献   
53.
李成  赵庆鲁  王来来 《分子催化》2006,20(5):482-490
形成C-C键的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研究热点[1~3].α,β-不饱和体系的加成反应是形成C-C键的重要方法[4].而1,4-共轭加成反应[5~7]最引人们注意(如图式1所示),不对称的1,4-共轭加图式1铜催化有机锌试剂对烯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Schem e 1 Copper catalyzed asymm etric con juga  相似文献   
54.
在碱性条件下, 聚乙二醇单甲醚(HO\|OPEG\|OMe)与1,4-二氟蒽醌进行亲核单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F\|AQN-OPEG-OMe, 产率88%. F-AQN-OPEG-OMe与奎宁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以95.6%的产率得到新型手性配体QN\|AQN\|OPEG-Me. QN-QN\|OPEG-Me与OsO4原位配位生成的均相催化剂在4种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对映选择性(92%~99%e.e.)和化学产率(80%~94%). 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与Sharpless手性配体(DHQ)2AQN相当. 反应结束后, 配体可用乙醚沉淀回收, 循环使用5次,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无明显改变, 配体的回收率均在95%~97%之间.  相似文献   
55.
合成了3-醛基-2-羟基-5-甲基苯甲酸,将其与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反应合成了3种Sch iff碱配体.用元素分析,IR,MS,1H NMR和13C NMR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6.
标题化合物(C24H22Fe2HgO2)3是由2 氯汞基 1 乙酰基二茂铁与乙二胺反应得到的,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P 1空间群,Mr=1964 12,a=10 193(2),b=11 504(2),c=14 413(3) ,α=92 21(3),β=104 12(3),γ=102 67(3)°,V=1591 55(5) 3,Z=1,Dc=2 049mg/cm3,μ=8 583mm-1,F(000)=942,最终偏离因子为R=0 0859,wR=0 2617。该晶体中同时含有meso型及dl型分子,各分子中Hg原子的配位情况不一样。meso分子中的两个二茂铁是相互平行的,而另两分子dl型的二茂铁是相互垂直的。Hg原子以桥联形式连接两个二茂铁部分。meso型与dl型分子通过Hg O弱配位作用相连。  相似文献   
57.
四核钴羰基簇合物Co4(CO)8(μ-CO)2(μ4-PSR)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itle compounds Co4(CO)8(μ-CO)2 (μ4-PSR) [R=-CH3, -C2H5, -C(CH3)3,-(CHa)4CH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2(CO)8 with RSPCl2.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1HNMR,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o4(Co)8(μ-CO)2 (μ4-PSC2H5)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 /c, with a=8-445(3), 6=8.562(3), c= 17.125(6)Å, β=104.26 (3)' 9 V=1200.1Å3, Z=2, Dc=1.937gcm-3.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contains an octahedral Co4P2 skeleton which consists of a rectangular four cobalt atoms core and the Co4 core is capped above and below by two quadruply bridging PSR ligands.  相似文献   
58.
清洁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反应中酸性配体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30%H2O2为氧源,研究了Na2WO4·2H2O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己二\r\n酸反应中的配体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体的酸性越强,目标产物己\r\n二酸的产率越高.尽管一些酚类配体、L(+)抗坏血酸和8-羟基喹啉\r\n的酸性较弱,但己二酸的产率仍然很高.这表明影响目标产物产率的因\r\n素除配体的酸效应以外,还存在配体的配位效应.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r\n等酚类配体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可能是通过络合催化反应机理完成的\r\n.对酸性配体用量及对反应动力学考察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环氧化物\r\n水解为1,2-环己二醇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起到决\r\n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红  姜恒  孙兆林 《合成化学》2002,10(4):302-305,313
论述了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一些最新进展。由于采用水溶性催化剂,使得水/有机两相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具有催化剂与产物容易分离的优点。阐述了水溶性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水溶性配体、水溶性催化剂以及催化氧化反应实例。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一类重要的ⅥB族金属叁键化合物R_2M_2(CO)_4(R为环戊二烯基及类环戊二烯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综述重点是这类化合物的官能团M≡M参键的化学活性,全文包括R_2M_2(CO)_4的合成及结构,M≡M叁键与亲核试剂、与碳-碳重键,与氧或与金属羰基物等试剂的反应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