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2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8845篇
化学   17266篇
晶体学   209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345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1317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734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701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616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408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38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西佛碱钴络合物催化氧化苯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文  王桂霞 《分子催化》1990,4(4):306-313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西佛碱钴络合物对苯酚氧化的催化性能,又以N,N′-乙撑二(水扬叉亚胺)钴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及底物浓度、温度、压力等不同条件对苯酚催化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催化湿式氧化中铜基催化剂的流失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备了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用铜基催化剂,并用XRD,XRF和TG-DTG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由类水滑石结构的前驱体焙烧得到的催化剂Cu-Al-Zn-O,其活性组分铜的流失得到了控制;在氧化降解苯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磺基水杨酸时,在初始氧分压0.5MPa和160~22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活性组分铜的流失量小于0.3mg/L.对催化剂活性组分不易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解释和计算.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酯化、Fries重排、磺化、缩合、络合等反应,首次合成并表征了席夫碱型双亲性配体及其Cu( )配合物,合成总产率为24.5%;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最低分别为30和36mN/m)及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6.2×10-4和2.5×10-3mol/L);考察了配合物在稀碱溶液中催化苯甲醇的空气氧化作用:在40℃、10%NaOH溶液中,配合物催化苯甲醇空气氧化生成苯甲醛的产率达到57.8%,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双亲媒性和较高的催化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4.
NiO/SnO2-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燃烧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正交分析,通过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及复合浸渍的方法制备了NiO/SnO2-ZrO2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前驱物、NiO、SnO2含量及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XRD、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O/SnO2-Zr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甲烷燃烧催化性能(t100%=640 ℃),其活性、稳定性与制备参数密切相关,其中NiO含量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最主要参数,它对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规律正相反; SnO2组分的添加使ZrO2单斜相稳定,对催化剂起到了良好的稳定化作用,发现当SnO2含量在6 mol%左右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制备方法,在凝胶前加入活性组分有利于催化剂的高活性,而在凝胶后加入活性组分,则有利于催化剂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活性组分前驱物对催化剂性能影响不大,采用Ni(NO3)2作为前驱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5.
碳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碳酸二乙酯是绿色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它的合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重视。本文简述了近些年来碳酸二乙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脱羰基法、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以及生化法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乙醇氧化羰基合成法。  相似文献   
996.
制备条件对Au/TiO2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化学沉积法,分别制备了Au/TiO2催化剂,比较详尽地探讨了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表征,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控制沉积-沉淀反应液的pH值范围为6.5-7.0,浓度为40mL水/g载体,温度70℃,还原温度85℃,时间60min,以沉积-沉淀法制备的3%Au/TiO2催化剂可于-35℃将CO完全转化,经还原预处理比经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更高,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的活性欠佳。  相似文献   
997.
在高温氧化处理不同时间的金属载体箔片上涂覆MgAl2O4/Al2O3过渡涂层,利用TG-DSC,XRD,SEM,BET和超声振动等分析测试技术,对载体和涂层的微观结构与表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950 ℃下高温氧化5 h,箔片表面生成板状Al2O3晶须,有利于增强涂层与箔片的附着力.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MgAl2O4/Al2O3过渡涂层,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的涂层结构,促使活性元素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998.
磁性纳米TiO2/Fe3O4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陈金媛  彭图治 《化学学报》2004,62(20):2093-2097,F0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TiO2/Fe3O4光催化复合材料.XRD,TEM对材料形态结构及包覆情况的分析,显示TiO2包覆在Fe3O4表面,形成平均尺寸为35~50nm的复合结构;UV-vis吸收曲线表明,复合材料对光的吸收出现红移,吸收强度增大;对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的模拟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对活性艳红染料的脱色率达100%,是一种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999.
以交联聚苯乙烯担载酪氨酸希夫碱为配体,制备了其锰、钴、铜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分别以环己烯、异丙苯和乙苯为底物,氧气为氧源,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不同金属中心活化分子氧能力,发现高分子担载铜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化分子氧能力最强,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在化学工业、合成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物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催化剂体系是交叉偶联反应研究的核心.环钯化合物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在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中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引起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不断有新的环钯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其催化性能也得到了研究.本文综述了环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Heck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