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0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6234篇
化学   11772篇
晶体学   140篇
力学   94篇
综合类   215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73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ZnCl2/粘土-SA01催化剂上二苯甲烷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环境友好ZnCl2/粘土-SA01催化剂上合成了二苯甲烷,较系统地考察了负载量、苯/苄基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该傅克反应的影响,并与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易于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2.
徐法强  侯瑞玲 《分子催化》1997,11(4):247-252
以碳酸锶为甲烷吸附活化的模型催化剂,用切换变应答、CH4(CO2)-TPD等技术,对甲烷的吸附、碱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碳酸锶上的活化显示出明显的酸碱活化机理特征,瞬变应答及TPD结果均证明,甲烷在碳酸锶表面有较强的吸附,其脱附温度约310℃,关联结果表明,甲烷转化率及C2烃收率与催化剂表面SrO碱性中心浓度有非常一致的顺变关系,因此催化剂表面的酸碱中心可能是甲烷的选择活  相似文献   
83.
84.
85.
陆伟杰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89,3(2):119-129
本文研究了以γ-Al_2O_3、ZrO_2、CeO_2及La_2O_3为载体的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激光拉曼光谱,发现在反应初期,催化剂表面氧硫钼结构变化较大,其活性下降也较快.在反应温度下,催化剂表面上的-S-键松动,部分硫原子升华,并发生一系列氧硫交换,形成体相MoS_2.甲烷化催化剂活性达到稳定后,则催化剂表面上的主要变化是MoS_2.晶粒不断长大.由于载体效应的影响.各个催化剂上表面结构的不同,与其达到活性稳定的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上均无积碳形成.提出了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表面结构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86.
黄朋勉  刘自力 《分子催化》2005,19(6):444-447
应用XPS、D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La提高催化剂Co-La/γ-Al2O3活性的原因.加入La后,XPS分析得出,Co2p在催化剂表层含量是未加前的1.65倍;DTG和DTA表征显示,La对催化剂的热效应影响很小;XRD分析表明,La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87.
林景治  杨得信 《分子催化》1995,9(3):193-200
  相似文献   
88.
Ti-Si沸石的催化氧化性能Ⅱ.环己醇的氧化及环己酮的肟化夏清华,王公慰,应慕良,郑禄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12)关键词Ti-Si沸石催化剂,H_2O_2氧化剂,环己醇氧化,环己酮肟化.1.前言环己酮肟是生产ε-己内酰胺的关键中...  相似文献   
89.
张强  千载虎 《分子催化》1997,11(5):332-336
应用ESR,空气气氛下DTA,氢气氛下TPSR,IR等技术手段,对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积炭,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缩写NSMSI).结果表明,铑与一些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的顺序是MgO>ZrO_2>γ-Al_2O_3>SiO_2-Al_2O_3≈SiO_2;Rh与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形成Rh—O键,使Rh的还原性减弱;形成M—O键是产生NSMSI效应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作用能增加铑羰基物的稳定性,使其在真空中脱羰速率减慢.铑与非还原性氧化物载体间的非强相互作用可用酸-碱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