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化学   47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负载型CuO—ZnO/γ—Al2O3催化剂抗硫中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佳  杨锡尧 《分子催化》1993,7(2):127-133
采用XPS、TPR法证明浸渍法制备的CuO-ZnO/Al_2O_3催化剂中的CuO、ZnO和γ-Al_2O_3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Cu量≤7.0wt%,Zn量≤11Wt%时,CuO和ZnO以单分子层分散在γ-Al_2O_3上.催化剂表面Cu和Zn实际含量的比值远小于配制时的比值(Cu/Zn=2),表明ZnO比CuO优先分布在表面.因ZnO比CuO更易和S作用生成ZnS,ZnO在表面的大量存在减少了Cu被S中毒的机率;另外CuO单层分散在Al_2O_3上,还原后生成的Cu~0,由于γ-Al_2O_3的拉电子作用使其处于缺电子状态(CU~(?+)),加上催化剂表面可能有部分CuO和Al_2O_3形成尖晶石,使一部分Cu以Cu~(n+)存在,Cu~((?)+)或Cu~(n+)对S的吸附弱.以上两个原因使负载型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中毒性能.  相似文献   
22.
用CuO/γ-Al2O3催化剂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用CuO/γ-Al2O3催化剂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SO2对CuO/γ-Al2O3的催化活性均具有双重影响.新鲜催化剂和硫化催化剂上最适宜的脱硝温度分别为250~300℃和300~450℃,最适宜的n(NH3)/n(NO)约为1.2.烟气中的氧可大大提高CuO/γ-Al2O3的脱硫脱硝活性.综合考虑吸附硫容和NO脱除率,CuO/γ-Al2O3同时脱硫脱硝的最适宜温度为350~450℃.温度和SO2在高温区对CuO/γ-Al2O3活性的影响源于两者对NH3氧化活性的改变,高温下CuO/γ-Al2O3的活性下降是因为NH3氧化加剧;SO2通过使催化剂硫化生成硫酸盐来抑制NH3氧化,从而提高CuO/γ-Al2O3的活性.吸硫饱和的催化剂可于5%NH3中还原再生,再生后其硫容较初始时降低,但其活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3.
新型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考察了无纺布、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等吸收剂的载体在相同情况下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吸收效果 ,对吸收载体进行了优选。并针对低温地区和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确立了以三乙醇胺(TEA)为吸收主体 ,分别以乙二醇、丙三醇为添加剂的吸收体系。  相似文献   
24.
以常压甲醇分解反应为基础实验测定了不同羰基硫含量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羰基硫含量增加时;失活速率增快;反应温度升高时,失活速率也加快。羰基硫中毒前后催化剂样品的XRD谱图证实了起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为Cu^+/ZnO。应用改进的高斯-牛顿法对失活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值,获得了C207铜基催化剂羰基硫中毒的失活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25.
介绍用无动力采样技术采集样品、离子色谱法分析SO2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方法。国际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比对实验表明,离子色谱法具有快捷、准确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等优点。该方法在城市和背景区域环境空气背景值研究,如SO2污染物迁移规律、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模型验证及远距离传输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萤石结构的Ce0.8Gd0.2O1.9(CGO)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初湿浸润法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纯异辛烷的重整反应结果显示,600和800℃焙烧的催化剂达到了热力学平衡转化,1000℃焙烧会导致Pt的聚集和氧化物的严重烧结,因而催化剂活性较差.抗硫测试表明,800℃焙烧的催化剂抗硫性能最好,在300μg/g硫存在下,100h内异辛烷均接近完全转化;在500μg/g硫存在下催化剂仍表现出良好抗硫性能.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800℃焙烧时Pt与CGO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催化剂具有抗硫性能并且抗硫作用持久的根本原因.反应条件下噻吩硫完全转化成H2S,硫的转化可能是通过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27.
利用气相色诤质谱(GC-MS)分析了甲胺磷中毒者的检材(血,胃内容物),均检出了O,O,S-三甲基硫赶磷酸酯,确未检出过甲胺磷。研究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确定了O,O,S-三甲基硫赶磷酸酯(O,O,S-TMTP)可作为甲胺磷中毒的佐证物。  相似文献   
28.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酱油和食醋中4种鼠药氟乙酰胺、鼠立死、毒鼠强和杀鼠酮的含量。饮用水样品用固相萃取(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稀酸甲脂聚合物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食醋和酱油样品用乙腈为提取溶剂,加入少量石墨化炭黑去除色素的快速萃取法提取净化,采用INNOWAX弹性的石英毛细管柱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选定样品基质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57.2%~102.2%,1.9%~9.5%之间;饮用水中除去杀鼠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0μg/L外,其他均小于0.5μg/L;食醋和酱油中杀鼠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0 mg/kg,其他均小于0.025 mg/kg。本方法适用于突发中毒事件中几种食品样品中4种鼠药的同时快速定性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29.
康海涛  姚春艳  吴展华  杨小军 《化学通报》2022,85(12):1435-1440,1449
钯合金膜因其具有优异的透氢性能及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氢同位素的分离纯化领域。而PdAg和PdY合金膜在众多钯合金膜中透氢性能出色备受关注。本文比较了PdAg、PdY等多元钯合金膜的透氢性能及抗中毒情况,总结了PdAg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透氢选择性,重点介绍了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的研究进展,并对钯合金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0.
李靖轩 《化学教育》2022,43(16):56-60
通过“燃煤污染与防治”“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等2个典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置于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形成问题解决基本思路,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