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8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3260篇
化学   5323篇
晶体学   154篇
力学   1072篇
综合类   158篇
数学   584篇
物理学   316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91.
92.
以典型的轻希土镧和重希土镝及碱土金属锶作为A位离子,以过渡金属锰、铁、钴、镍作为B位离子,合成了K2NiF4型结构的A2-xSrxBO4希土复合氧化物,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考察了反应条件等因素对生成K2NiF4型四方(T)结构上析影响,实现结果表明,四方结构的形成不仅与几何因素有关,而且与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各个不同的组成,生成四方相的温度范围也有所不同。适当地提高反应温度以及延长灼烧时间  相似文献   
93.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缩写NSMSI).结果表明,铑与一些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的顺序是MgO>ZrO_2>γ-Al_2O_3>SiO_2-Al_2O_3≈SiO_2;Rh与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形成Rh—O键,使Rh的还原性减弱;形成M—O键是产生NSMSI效应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作用能增加铑羰基物的稳定性,使其在真空中脱羰速率减慢.铑与非还原性氧化物载体间的非强相互作用可用酸-碱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94.
Zr(IV)/PVA功能膜的膜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催化与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相偶合的渗透汽化型膜反应器中,研究了羧酸酯的液相合成反应。实验中制备了两类具有强酸催化活性的Zr(Ⅳ)/PVA(聚乙烯醇)功能膜,采用管式膜方式,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对这类新型的催化反应技术在催化活性、分离性能以及分离对反应转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得到的结果看,膜催化酯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和缓,转化率可达到98%,反应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95.
采用纳米化学技术制备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ZrO2-Fe2O3,并用XRD、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ZrO2-Fe2O3催化剂为晶态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30 nm,分散性较好;当活化温度为580℃,反应温度为75℃,n(硝酸)/n(苯)=2,m(苯)/m(催化剂)=20,催化反应时间5 h时,硝基苯收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96.
97.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98.
1引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被认为是最适合发展可移动电源的选择之一,目前困扰DMFC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所使用的质子交换膜(主要是杜邦公司的Nation膜)的阻醇性能较低。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特有的微观结构使其阻醇性能明显的优于Nation膜,而较低的质子传导率、较差的机械性能以及溶胀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通过在其中加入二氧化硅(SiO2)和磷钨酸(PWA)制备磺化聚醚醚酮/二氧化硅/磷钨酸导电复合膜,并考察了二氧化硅及磷钨酸对复合膜溶胀性能、质子传导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100.
通过先用长链有机胺预支撑层状钛铌酸, 然后与含Ti4+的聚合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 再经高温焙烧后制备出高比表面的钛铌复合氧化物, 其比表面积达80~100 m2*g-1. 孔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 这是一类以中孔为主的新型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