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2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2152篇
化学   4736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308篇
综合类   313篇
数学   795篇
物理学   186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薄层循环伏安法是研究液/液界面电荷转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点。文章回顾了液/液界面电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薄层法的实验原理,对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界面驱动力与电子转移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血红蛋白过氧化物模拟酶胶束催化显色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应平  蔡汝秀 《分析化学》2003,31(1):99-102
在胶束Tween80介质中,研究了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隐性亮绿(recessive brilliant green,RGB)为氢供体底物、溶解氧为受氢体的酶催化反应特性。在pH5.64(NH4)2HPO4-KH2PO4缓冲溶液中,利用模拟酶对溶解氧作为受氢体催化RBG氧化生成亮绿(brilliant green,BG)而拟定了测定Hb含量的新方法。讨论了胶束介质对酶体系催化反应的影响及酶催化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3.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膜结构及生物电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子沉积法研究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及金电极表面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生物活性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组装膜的形貌、粗糙度和活性关系.应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组装HRP膜后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催化还原作用.实验发现,采用亚甲基蓝(MB)溶液为介质,在H2O2浓度为0.2~5.0 mmol•L-1时,其响应电流对H2O2浓度变化基本呈线性.  相似文献   
94.
聚合物-Ni(II)膜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Ⅱ)离子可与聚8羟基喹啉、聚邻氨基酚、聚邻苯二胺和聚苯胺络合。聚合物-Ni(Ⅱ)膜电极的循环伏安图有明显的氧化还原蜂, 和彼此相似的电化学特性。聚8羟基喹啉膜(聚邻氨基酚, 聚邻苯二胺)可用以交换Ni(Ⅱ)与H~+离子和分离Ni(Ⅱ)、Co(Ⅱ)和Fe(Ⅱ)离子。  相似文献   
95.
朱炜  杨可武  姜玄珍 《分子催化》2005,19(5):399-402
用化学酶法合成L-亮氨酸,先在PdCl2/PPh3/LiBr/H2SO4催化体系作用下,异戊醛酰胺羰基化合成消旋的N-乙酰基亮氨酸;然后在酰基转移酶催化下水解,得到L-亮氨酸和N-乙酰基-D-亮氨酸.文中对酰胺羰基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离得到消旋N-乙酰基亮氨酸产率为66.4%.经酶对映选择地水解后得L-亮氨酸,产率为41%,产物L-亮氨酸经衍生化后由气相色谱测定其光学纯度达99%ee.  相似文献   
96.
季斌  邰子厚   《无机化学学报》1996,12(3):260-266
本文合成并研究了1-酰基二茂铁在CH2Cl2中的伏安行为,测定了它们在CH2Cl2中不同支持电解质浓度时的扩散系数,并分明用Z.Galus和K.Aoki方法计算了两种状态下的电子迁移速率常数。讨论了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及其链长对1-酰基二茂铁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支持电解质及其浓度等因素对伏安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采用电化学生长法制备包含杂多酸[SiNi(H2O)W11O39]6-(SiNiW11)和聚合物阳离子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行为、 pH的影响及其对BrO3-和NO2-体系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并对多层膜电化学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多层膜的增长均匀, 峰电流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多层膜的峰电流随扫速的增加而增加;还原峰的峰电位随pH的增加而负移.  相似文献   
98.
描述了测定过氧化氢的第三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为了制备生物传感器,邻氨基苯甲酸(oABA)被电聚合到铂电极的表面形成具有抗干扰能力的静电排斥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纳米金(Nano-Au)的吸附固定到修饰了聚邻氨基苯甲酸及L-半胱氨酸的电极上。过氧化氢的测量是在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20 mV处进行的。修饰好的电极具有快速的响应,优秀的再现性和灵敏度,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干扰水平等特点。我们研究了温度和pH对电极响应的影响及传感器的稳定性。在优化的条件下,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是2.99×10-6到3.55×10-3 mol/L,灵敏度和检测下限分别为0.0177 A•L-1•mol-1和4.3×10-7 mol/L(S/N=3)。传感器不到10 s就可以达到响应的95%。  相似文献   
99.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几乎已经可以任意替换蛋白质序列中的特定残基。由于理论上对蛋白质性能的预测工作还远远跟不上实验的发展,只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利用实验方法筛选突变体。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预测蛋白质性质的方法。静电作用在酶促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表面带电残基对酶活性部位残基pK_α的影响,可利用替换表面残基的方法改变酶促反应随pH的变化趋势,是蛋白质工程研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表面极性残基处于高介电常数的溶剂(水)与低介电常数的蛋白质的界面上,对此问题尚未有圆满的理论方法进行解决。我们利用Kirkwood理论定量地表述了表面荷电残基的替换对酶活性部位残基pK_α的影响,为研究酶突变体的性质,如突变体的电化学性质、酶催化反应随pH变化趋势的改变,酶专一性的改变等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宋继国  沈培康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0):1216-1220
合成了对甲苯磺酸铜,用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盐容易脱除全部结晶水,在空气中不潮解.分别测定了对甲苯磺酸铜(Cu(p-OTs)2)在H2O、CH3OH和DMF中的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u(p-OTs)2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机理各异. Cu(II)的电化学还原在H2O中是分两步进行,而在CH3OH和DMF中的电化学还原是一步两电子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