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5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2325篇
化学   6542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695篇
物理学   22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有关Ni(Ⅱ)-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二元体系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前文已有报道,本文报告Ni(Ⅱ)-2,2′-联吡啶-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Ni(Ⅱ)-biPy-m-RPhG:R=CH_3,H,CH_3O,Cl)三元体系的生成热研究,发现在此三元体系中亦存在良好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  相似文献   
62.
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的发光二极管在可见光区内有非常高的量子效率,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采用二胶(TPD),8羟基喹啉铝(Alq3)等有机小分子作为空穴和电子输运层所作的发光二极管[1]的量子效率可达10%,采用聚对苯乙炔(PPV)高分子聚合物作空穴输运层,有机小分子2  相似文献   
63.
Summary Two novel trinuclear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namely [Cu2(oxae)2(H2O)2M] (ClO4)2, [oxae = N,N-bis(2-aminoethyl) oxamido dianion; M = Co and Ni]. Based on elemental analyses,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i.r. spectra, the complexes are proposed to have extended oxamidobridged structure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Cu2-(oxae) 2(H2O)2Co](ClO4)2 were measured over the 4–300 K range and the observed data wer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y an equation based on the spin Hamiltonian, =–2J(1·2·2·3). The exchange integral, J, was found to be equal to –29.2 cm–1, indicating an antiferromagnetic spin-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jacent metal ions.  相似文献   
64.
螺桨烷     
本文综述了螺桨烷的最新进展,详细叙述了螺桨烷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特別是小螺桨烷的张力能及桥头-桥头碳-碳单键的价键状态。  相似文献   
65.
A series of [M(CO)5I] and [M2(CO)10I] anion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PhCH2N(CH3)3I or FcCH2N(CH3)3I (Fc=ferrocenyl) with M(CO)6 (M = Cr, Mo or W),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1H-n.m.r. and 13C-n.m.r. spectra in the case of the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complexes. These complexes exhibit considerably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when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PhCH2N(CH3)3][Cr(CO)5I] and [FcCH2N(CH3)3][W2(CO)10I]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ing that only weak contacts maybe exist between anions and cations by the I...H bond in the former, and there are no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anions and cations i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66.
滴定量效法是研究反应热化学和热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用这种方法对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一直受到很大关注【且S习.但是对氨杂冠林,尤其是一系列结构相似的氨杂冠醚体系进行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研究的报导不多.前文K则曾报导了用自组装的消定量热计对银(I)-a吹体系和铜(11)·N,N’一问位取代革基乙二胺体系的配位反应热化学研究结果·本文报导从(对位取代革基)k杂15冠5卜RPW15CS,R=CIZH;CHa;CHso)与碘化钠和碘化钾在25T、无水乙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的消定量效研究结果.讨论了配体上取代基的电…  相似文献   
67.
合成了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和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的单晶体,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EHMO计算。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786(4),b=7.777(2),c=11.956(2)Å,β=96.01(3)°,V=812.4Å3,Z=2,Dc=1.77g·cm-3;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925(6),b=7.973(8),c=11.856(9)Åβ=96.23(6)°,V=838.6Å,Z=2,Dc=1.55g·cm-3。两配合物互为异质同晶。配合物中,铜原子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并与两个配位体的两个羧基氧和两个氨基氮原子形成四方形配位结构,平均Cu-O键长为1.902Å,Cu-N为2.050Å。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配位键的形成中,铜原子的d轨道的作用均不大,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Cu-N键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8.
用冶金法、还原扩散法、共沉淀法制得了LaNiFe,并对其催化合成氨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扩散法,共沉淀法制得的LaNi_4Fe催化活性均比冶金法好。X—射线分析指出LaNi_4Fe在合成氨反应过程中变为Ni_4Fe和LaN。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酚醛型吸附树脂在水体系中对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水中树脂对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吸附主要以疏水吸附机理进行;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初始阶段,即达到38.3~48.9%平衡吸附时,吸附速率数据和半经验速率方程很吻合:酚醛型吸附树脂等温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酚醛型吸附树脂吸附吡啶和N,N-二甲基苯胺属单分子层吸附:用80%的乙醇溶液作洗脱剂来洗脱吸附吡啶已达饱和的JDW-2树脂,效果是很理想的.在3.6个床体积内洗脱率达91.52%,4.8个床体积内洗脱率达到94.85%。表明酚醛型吸附树脂具有优良的洗脱性能.  相似文献   
70.
聚苯乙烯型双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乙烯二胺和四甲基乙二胺与氯甲基聚苯乙烯反应,得到同时含有季铵和叔胺的强-弱碱型树脂,再用碘甲烷季铵化叔胺,制备聚苯乙烯双季铵树脂;另一种方法是将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用4-溴丁基三甲基溴化铵季铵化引入4碳链双季铵基团。反应结果表明,两类强弱碱基树脂的季铵化反应结果并不理想,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季铵化反应的转化率最高为36%。考察了这些新型双季铵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对水溶液中有机酸(如苯磺酸和对-硝基苯乙酸)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